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粤西文载

粤西文载

书名。广西文献古籍汇纂。75卷。清汪森(1653—1726,字晋贤,号碧巢,浙江桐乡人,汉族)辑。成书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作者曾任桂林府通判多年,深感粤西舆志缺略殊甚,考据难资,因取历代诗文凡属粤西者,详搜博采,汇为册帙;归里后复借著名藏书家朱彝尊(1629—1709)之藏书,荟萃订补,共成《粤西文载》75卷、《粤西诗载》24卷(附词一卷)、《粤西丛载》30卷,合订本称《粤西通载》,简称“三载”。《文载》内分山川、城廓、官署、学校、书院、宫室、桥梁、祠庙、军功、平蛮诸类别,收录明以前历代有关广西的文献。今诸书文原本多佚,借其书以传。其中虽有多处舛误、挂漏,但绝大多数是可信的。为研究广西地方史及少数民族史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文献。有康熙四十三年(1704)《梅雪堂》刊本(广西第一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善本书)、《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夸兰蘑菇

    满汉语合称,菌类生物名之一。“夸兰”,又作“夸阑”,满语音译,意为“军营”、“庭院”或“工场”、“库场”等。加“包”(意为“家”),满语“夸兰包”,意为“营房”、“兵房”或一般居民屋等。营房或住所的周

  • 移公城

    见“一公城”(1页)。

  • 黑南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的副管狱官,兼管司署府内灯火。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小二十田级”,领有薪俸谷子280挑(每挑约合50斤)。

  • 堂子

    满族祭神祭天所设的祀堂。初自皇室至官民各户皆设此堂行祭。崇德元年(1636),禁民间再设,后遂专限于皇室及宫廷用之。满族入关前,努尔哈赤曾先后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辽阳东京城(今辽宁辽阳新城)建此

  • 托河路

    清与民国时期官署名。全称“托河路协领公署”。因所统居民分布在托河一带而得名。康熙年间(1662—1722),清廷为加强对鄂伦春族的管理,在设立布特哈总管衙门的同时,根据鄂伦春族的氏族组织及分布地区,分

  • 足本

    藏语音译,又译久本,意为“十户长”、“什夫长”,藏区多设此职,为藏军中最低武职。解放前,在四川甘孜藏族牧区基层组织中,此职只管一个“足伙”(十户牧民),由※“车瓦”(当差纳税者)等级的牧民轮流担任,任

  • 鄂海

    ?—1725清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姓温都氏。由笔帖式授内阁中书。康熙三十六年(1697)圣祖玄烨亲征噶尔丹,特简为陕西按察使,历陕西布政使、巡抚。四十二年,奉命会勘河南府至山西,由黄河挽运事宜,以赈

  • 辽文补录

    书名。黄任恒辑。成书于1919年。不分卷。内容有诗、词、谣谚、诏谕、册诰、表状、书牒、论、序、碑记、祭文、杂文等。附录《辽文最叙目》。主要是补《辽文存》所缺之文,共有70余篇。黄氏辑此书时未见到王仁俊

  • 术不姑

    辽时东北部族名。又作述不姑。一说亦写作直不古、直不姑。位于※契丹北。一说活动在阴山以北,相当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南部、乌兰察布盟西北部和巴彦淖尔盟东部一带。辽太祖六年(912),受※耶律阿保机亲兵征

  • 杨古利

    1572—1637清初将领。满族。舒穆禄氏。世居珲春(今吉林省珲春市)。库尔喀部长郎柱子。初从太祖努尔哈赤为侍卫,尚努尔哈赤女为额驸。以父为部人所害,杀仇人,率部内附,隶正黄旗满洲。从军大败辉发部多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