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宫
西夏宫名。夏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景宗夺子宁令哥之妻没 氏,闻子有怨言,乃役丁夫数万,于贺兰山之东兴建。规模宏大,台阁高10余丈,元昊日与诸妃游宴其中。今贺兰山大水沟口遗址约即此宫主体,残存宫殿废址绵亘10余里,主体建筑依山筑台,自下而上,高达50余米,高低错落,十分壮观。也有人认为遗址为贺兰山拜寺口。
西夏宫名。夏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景宗夺子宁令哥之妻没 氏,闻子有怨言,乃役丁夫数万,于贺兰山之东兴建。规模宏大,台阁高10余丈,元昊日与诸妃游宴其中。今贺兰山大水沟口遗址约即此宫主体,残存宫殿废址绵亘10余里,主体建筑依山筑台,自下而上,高达50余米,高低错落,十分壮观。也有人认为遗址为贺兰山拜寺口。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流行的传统舞蹈。因以筷子为舞具,故名。原为男子独舞,以头顶燃灯,右手执筷,击打身体有关部位,发出声音,边打边舞,动作主要表现在肩、手、腰、腿,节奏强烈,动作健美。在节庆佳日或宴会上即
民族名。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原称满洲。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以建州、海西女真为核心,吸收散在东北各地女真诸部及其他各族成员而形成的新的民族共同体。其族源可追溯至商、周、秦时的肃慎,汉至两晋时的挹娄,北
碑铭。乾隆三十六年(1771)立。是年,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落成,会土尔扈特渥巴锡率众自俄回归祖国入觐承德,弘历以其部众已妥为安置,赏赐有加,因作是记以纪其事,碑文以满、汉、蒙、藏4种文字镌刻。叙其实施安
即“梁水”(2125页)。
元朝宗室。蒙古族,孛儿只斤氏。世祖子奥鲁赤玄孙。顺帝后至元三年(1337),父党兀班在吐蕃死于乱事,遂承袭镇西武靖王爵。以吐蕃各地为领地,以吐蕃朵哥麻思算木多城为镇府(今青海省互助县松多乡)。入明,于
参见“九姓回纥”(36页)。
见“牯脏头”(1665页)。
又称台语支,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语支之一。它包括中国的壮语、布依语、傣语和海南省的临高语。在国外,有泰国的泰语,老挝的老挝语、缅甸的掸语、傣痕,越南北部的岱语、侬语和土语,印度东北部的坎提语和已消亡的
?—1733清雍正年间西双版纳各族反抗思普贪官的起义首领。傣族。原任西双版纳茶山土千户。因不满官府无休止的兵差、苛索及总兵李宗膺、普洱知府佟世荫肆意搜刮,于雍正十年(1732)三月,向普洱府据理力争,
封爵名。前秦建元七年(371),苻坚以吐谷浑王碎奚(亦作辟奚,335—376年在位)遣使献马5千(一作50)匹,赐以是封爵。碎奚居漒川郡(故治在今青海东南境),因以郡名为爵号。侯,为古代五等爵(公、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