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石敬瑭

石敬瑭

892—942

五代后晋皇帝。936—942年在位。一说其先本西域石国胡人,一说为卫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唐元和中,其四世祖石璟随沙陀军都督朱耶(朱邪)氏自甘州至灵州归唐,故又称沙陀人或云出于西夷。唐洺州刺史※臬捩鸡(石绍雍)次子,生于太原。少寡言笑,喜读兵法,为代州刺史李嗣源(后唐明宗)赏识,妻以爱女永宁公主。领亲骑,号三讨军(或作左射军),随岳父征战,积军功屡任大镇节帅。后唐同光四年(926),魏州兵变,力劝岳父回兵入汴,转攻洛阳。天成初,为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充陕州保义军节度使。天成二年(927),任宣武军节度使,进封开国公,赐“耀忠匡定保节功臣”。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唐尹、邺都留守,天雄、河阳节度使等,加驸马都尉、检校太尉。后任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总管,改赐“竭忠匡运宁国功臣”,镇守太原。闵帝应顺元年(934),移镇常山。末帝清泰(934—936)初,复授河东节度使。三年(936)五月,因位高权重,为末帝李从珂所忌,改授郓州节度使,封赵国公,改赐“扶天启运中正功臣”。不从,与末帝矛盾加剧,遂据晋阳(治今山西太原西南营西古城)起兵反后唐。九月,与南下之契丹王耶律德光相约,以割地输款为代价,借兵反后唐。十一月,受契丹封为大晋皇帝(一说先封晋王),于晋阳即位,改元天福,史称后晋。闰十一月,入洛阳,灭后唐。天福二年(937),定都大梁(汴京,今开封)。在位7年,割幽蓟十六州(又称燕云十六州)于契丹,年献帛30万疋,并称年龄比己小之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对内则严刑峻法,苛剥百姓。后因河东节度使刘知远接受吐谷浑之降附,屡遭契丹责问,忧愤而卒。谥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庙号高祖。

猜你喜欢

  • 土人

    ①土族史称。见于元末明初。“土”并非“土著”之意,而指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②土族他称。汉、回等族对土族的称谓。参见“土族”(63页)。

  • 花山节

    苗族传统节日。又称采山坪、采花山、跳花山等。贵州西部、四川南部、云南东南部较为盛行。是隆重节日之一。节期各地不一,有的在农历正月,有的在五月或七月。行期可达10余天,连续在几个花山的广场上进行活动。贵

  • 和士开

    524—571北齐大臣。字彦通,清都临漳(治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人。其先世西域商胡,本姓素和氏。一说原属鲜卑素和部,后西徙。一说原为西域胡人,后赐姓素和。仪州刺史和安子。幼聪慧,选为国子学生。天保(5

  • 山丹州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甘肃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今甘肃山丹县。唐为删丹县,宋初为西夏所有。元初为阿只吉大王分地。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升为山丹州,直隶行省。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山丹卫。清雍

  • 即“”(1731页)。

  • 和素

    清康熙时著名翻译家。内务府满洲镶白旗人。姓完颜氏。阿什坦子。字存斋。累官内阁侍读学士。御试满文第一,赐号巴克什,充皇子师傅、翻译房总裁。译有《清文左传》、《清文黄石公素经》、《清文三国志》、《清文菜根

  • 棉阿博

    又称“棉博”。怒语音译,意为“协作”。过去云南怒江地区怒族在生产和生活上的一种原始互助协作形式。在农忙季节或建造新房时,任何一家都可邀请本家族成员及同寨相好前来帮忙。助耕时间多为一二天,被帮助的人家每

  • 全普庵撒里

    ?—1358元末官员。字子仁。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南)畏兀儿人。初为中书省检校,后拜监察御史,以不畏权贵著称。首劾太师汪家奴十罪被黜,出为广东廉访使,寻授兵部尚书,未几,出为赣州路达鲁花赤。至正十一年

  • 黄少卿

    唐代西原州(今广西左、右江一带)僚人起义首领。邕管羁縻西原州黄峒人。壮族(时称僚人)。贞元十年(794),与第黄少高等在黄峒一带聚众反唐,率众围攻邕管经略使所在地。又挥师攻陷钦、横、浔、贵4州,并遣其

  • 拓跋赤辞

    党项羌拓跋部首领。唐初臣属于吐谷浑,与其主慕容伏允结为姻亲。贞观五年(631)与从子思头率部归附唐朝,唐在其地分设懿、嵯、麟、可等32州,以松州(今四川松潘)为都督府,授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贞观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