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百夷

百夷

古族名。亦作“伯夷”、“僰夷”、“摆夷”。元明时期对傣族先民的称谓。始见于元李京《云南志略》、周致中《异域志》等书,为唐宋时“白衣”之同音异写。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钱古训、李思聪奉命至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今云南德宏地区),归著《百夷传》,记述当地傣族之事颇详,后之言傣族诸书,多自此取材,“百夷”一称遂逐渐代替“金齿”、“白衣”、“白夷”等称谓,被习用为傣族专称。已往该书中又有“大百夷”、“小百夷”之分。前者主要指西部德宏地区傣族,后者主要指怒江以东至西双版纳即滇南地区傣族。与德宏傣族自称“傣哪”,西双版纳傣族自称“傣泐”相符。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与谢肇淛《滇略》中的大小百夷的划分,则近似民间“汉(旱)傣”、“水傣”之说,汉(旱)傣接近内地,水傣靠近边疆。明中叶以前多以“淛”或“淛人”称白族先民,明后期李元阳修《云南通志》将指傣族的“百夷”改为“淛夷”,致使淛夷一称所指混乱。清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多写作“摆夷”。明代,“百夷”亦作地名,指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地,当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

猜你喜欢

  • 仆散忠义

    ?—1166金大将。本名乌者。上京(治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拔卢古河人。女真族。仆散氏。婆速路统军使背鲁子,太祖宣献皇后侄。为人谦以待下,敬儒士,善御将士,有大略。年16,领本谋克兵,从完颜宗辅平陕西

  • 罗槃城

    云南古地名。今元江县城。11世纪中叶,哀牢山区因远、思陀、溪处、落恐各部和泥中,因远最大,由因远平坝甘庄城移治礼社江筑罗槃城,建“罗槃国”。13世纪元置元江路,设治所于此。

  • 安抚处置使

    见“安抚使”(908页)。

  • 福庆

    ?—1819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姓钮祜禄氏。字兰泉、仲余。初任部曹。嘉庆元年(1802),累官贵州巡抚,逾6年,因事降3级调用。十五年(1810),任礼部尚书。十七年,调兵部,次年革。著有《异域竹

  • 雍正两征厄鲁特记

    书编名。见“圣武记”(651页)。

  • 景耀寺

    裕固族地区喇嘛教黄教寺院。又称“经窑寺”。位于今甘肃省肃南县大河区亚乐乡。建于清顺治(1644—1661)年间。乾隆六年(1741)重修。属青海互助县佑宁寺土观活佛管辖。为五个家(部落名)宗教活动中心

  • 拜寺口寺院遗址

    西夏塔寺遗址。见“拜寺口塔”(1664页)。

  • 李通明

    1842—1917拉祜族爱国首领。原活动于云南澜沧、沧源一带,清同治(1862—1874)年间,因率拉祜族反清斗争失败,带领数千户拉祜族、傈僳族人民退入西盟山地区定居,以传播佛教和与佤族头人歃血立盟等

  • 寅古

    见“萧思温”(1997页)。

  • 青海蒙藏文化促进会

    社团名。1931年7月5日在西宁成立筹备会。马步芳任理事长,洛桑香趣等15人为理事。下设总务、组织、训练、编辑等股,分掌教育、训练、设计、教材、编译等事项。会址设于西宁小教场演武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