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玉
明代云南元江因远罗必甸土司。《明史》未指明其族别,按当地及其邻近墨江等地白姓为哈尼族,故其可能为哈尼族。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元江路为府。十七年以那直(傣族)为知府。十八年置因远罗必甸长官司隶之,以其为副长官。二十七年(1394)与知府那荣等赴朝入贡。
明代云南元江因远罗必甸土司。《明史》未指明其族别,按当地及其邻近墨江等地白姓为哈尼族,故其可能为哈尼族。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元江路为府。十七年以那直(傣族)为知府。十八年置因远罗必甸长官司隶之,以其为副长官。二十七年(1394)与知府那荣等赴朝入贡。
即“斡亦剌”(2425页)。
见“把汉比吉”(1062页)。
唐代西洱河地区小王国名。为八诏之一。其王丰时卒,子时罗铎立,卒,子铎罗望立,唐授浪穹州(今云南洱源县)刺史。被南诏(蒙舍诏)战败,率部落退保剑川(今云南剑川县南),更名剑浪。卒,子望偏立。卒,子偏罗矣
契丹部族名。一作乌衍突厥部。辽圣宗时(982—1031)析四辟沙、四颇惫民户所置,为圣宗34部之一,镇东北女真境。其部民原为所俘奴隶,时获释免,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辽圣宗开泰九年(10
?—1773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根敦长子。初授三等台吉。乾隆十七年(1752),驻防喀喇乌苏。十八年,以杜尔伯特台吉车凌投清,以兵护迎之,并擒擅入
官府强行购买民间货物的措施。源于唐、宋,金、元沿之。元代,凡军用马驼、料草,宫廷所用缎疋、皮货等,均按户等高下,田产多寡分摊,诸色户与民均当。军、站户一度获免,以钱助民和买。其制弊端甚多,由于官府给价
?—1658明末清初西藏地方官员。又称索南饶丹。藏族。初任四世达赖喇嘛侍从官,拒绝后藏噶玛教派彭错南杰于拉萨会见达赖。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任哲蚌寺强佐。同年,因藏巴汗丹迥旺布(彭错南杰之子)袭
1871—1932近代蒙古族诗人。亦名杜嘎尔苏荣。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人。出生于牧民家庭。7岁时在村塾学习蒙文,聪慧好学,爱好民间文学,尤喜背诵“好来宝”之类的民间故事歌谣。17岁入旗衙门任文
蒙古国宗王。又译火者。孛儿只斤氏。※贵由汗长子。定宗三年(1248)汗死后,佐母海迷失称制。以己为汗嫡长子,觊图嗣汗位。闻拔都等诸王于阿剌脱忽剌兀的族众会上倡戴蒙哥嗣位,怀怨,以大会非在斡难河(今鄂嫩
即“榜什”(24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