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片马抗英斗争

片马抗英斗争

清代云南傈僳族人民抗击英国殖民主义者侵占片马等地的斗争。片马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境内高黎贡山西侧,元属云龙甸军民府,明属永昌府茶山土司,清代并入保山县登埂土司辖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国殖民主义者武装侵占片马附近的茨竹、派赖等寨,当地傈僳、景颇、汉、白等族人民在土把总左孝臣领导下,奔赴片马边防隘口甘裨地,武装抵抗,左孝臣壮烈牺牲。宣统二年(1910)十二月三日,英侵略军2000人,战马千余匹,在郝滋上校率领下,以武力强占片马。管理片马各寨的傈僳族头人来墨夺扒组织百余人的傈僳族抗英队伍,身披蓑衣,手持弩弓、长刀、戈、火药枪,号称“蓑衣兵”,在片马、高黎贡山等地,利用熟知当地复杂地形的有利条件,与敌人周旋,或正面攻击敌军,或挖陷井、堆擂石以消灭侵略军,得到各族人民的支援和响应。次年二月,由褚来四领导的200余名傈僳族人组成的弩弓队、白族土司组织的百余人的民团,亦进入片马和蓑衣兵一起抗击侵略军,直逼片马丫口要隘,斗争得到内地各族人民一致声援,在此形势下,英国政府被迫承认片马、古浪、岗房属中国领土。后,傈僳等族人民坚持抗英斗争长达数十年,迫使英国殖民主义者不敢再继续蚕食我边疆领土。解放后,在片马建立“片马抗英胜利纪念碑”和“片马抗英胜利纪念馆”。

猜你喜欢

  • 小百夷

    参见“百夷”(747页)。

  • 黎语支

    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语支之一。分布在海南省。族语支包括黎语和海南省西海岸的昌化江出海处沿江两岸约6万居民使用的“村话”。使用黎语支语言的人口约87万(1982年)。黎语支语言的特点:声母简单、韵母复杂;

  • 抚冥镇

    见“六镇”(328页)。

  • 后唐少帝

    见“李从厚”(1027页)。

  • 四川金川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在四川金川县金川镇西北老街。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为金川回族穆斯林主寺。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红五军团创建金川赤区,曾派总政治部回族干部肖福祯主持该寺宗教活

  • 裴璆

    渤海王国大臣、诗人。著名诗人裴颋子。历官文籍院少监、政堂省信部少卿、改守和部少卿。擅长文藻如父。累膺命出使。后梁开平元年(日本延喜七年,907)冬,以文籍院少监首次奉命聘日,时值裴颋访日届满一纪(日约

  • 裴纠

    即“裴绰”(2447页)。

  • 暮讹

    参见“宣徽院”(1747页)。

  • 达哈塔

    1633—1687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佟佳氏。顺治九年(1652)翻译进士,分内院学习。十三年(1656),授国史院侍读。康熙三年(1664),迁宏文院侍读学士。九年(1670),定内阁翰林院官制

  • ?—73东汉时疏勒王。居疏勒城(今新疆喀什市),领户21000,胜兵3万余人。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为匈奴所立龟兹王建攻杀,以龟兹左侯兜题为疏勒王。次年,汉军司马班超西进疏勒,劫缚兜题,立成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