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州蛮
唐代黔中道溆州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又作叙州蛮。因系改巫州置溆州,又称巫州蛮。以境内杂有僚人,又称溆州僚或巫州僚。分布在今湖南西南部及贵州天柱一带。秦汉以来,属※黔中蛮、武陵蛮、※五溪蛮。※槃瓠蛮之后裔。唐元和(806—820)中,因黔中道督敛苛刻,在蛮首※张伯靖率领下,与辰州蛮同举兵,攻播、费2州(今贵州遵义、思南),唐军征讨,3年未能平。张伯靖请隶荆南,乃降。其后裔与今苗、瑶、土家、侗、壮等族融合。
唐代黔中道溆州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又作叙州蛮。因系改巫州置溆州,又称巫州蛮。以境内杂有僚人,又称溆州僚或巫州僚。分布在今湖南西南部及贵州天柱一带。秦汉以来,属※黔中蛮、武陵蛮、※五溪蛮。※槃瓠蛮之后裔。唐元和(806—820)中,因黔中道督敛苛刻,在蛮首※张伯靖率领下,与辰州蛮同举兵,攻播、费2州(今贵州遵义、思南),唐军征讨,3年未能平。张伯靖请隶荆南,乃降。其后裔与今苗、瑶、土家、侗、壮等族融合。
①(?—1288)元朝大臣。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畏兀儿人,一说哈密里(今新疆哈密县)人。兴平等处行省都元帅※阿里乞失帖木儿之子。宪宗七年(1257),任平滦路达鲁花赤。请免银、盐、酒等税
明代蒙古职事名。蒙古语音译。从事侦探事务。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说》云:“哈甲儿气,是熟知地名、道路之人,与向导、夜不收同”。
见“也孙铁木儿”(143页)。
见“辖戛斯”(2445页)。
1917年由日本大仓组利用汉人冯万良、李玉生在内蒙古东部通辽县设立的垦务公司,在绥东县设立分公司。占据卓索图王若千荒地以及奈曼王苏珠克图巴图尔押荒地200方(约10万亩),迁来大量朝鲜移民进行垦种。每
明代云南顺宁历甸布朗族头人。宣德(1426—1435)初年,顺宁府(治今云南凤庆)布朗族头人阿答卜等起事,明廷命黔国公沐晟遣人招抚。他以所属5千户归属,愿入朝贡献。宣德五年(1430)五月,遣叔阿类随
藏语音译,意为“知宾”、“知客”,即礼宾官,亦称噶卓。以僧俗四品官任之,因其随噶伦办事,接近机密,乾隆十六年(1751)规定,应于※东科尔内选精干者充任。复规定,除噶厦额设者外,禁止私设。领主宅邸中办
纪传体断代史书。南朝宋范晔(398—446)撰。今本120篇,分130卷。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人。官至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在其撰写此书前,已有《东观汉记》等18家后汉书。元嘉元年
藏语音译,意为“枪差”。解放前四川甘孜藏族地区封建领主对农奴的一种剥削方式。由土司在※“马差”户中指定较富裕的差巴(支差的人)担任,规定每户须购置步枪1支,子弹100发。所领种的份地多于任其它差者。遇
见“敌烈部”(18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