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浩罕

浩罕

①国名。又作霍罕、敖罕、郭酣、蒿汉。位于中亚费尔干纳盆地。18世纪初年以前,受制于布哈拉汗国艾米尔。后乌兹别克“明”氏族额尔德尼伯克(1753—1770)势力扩大,遂置官自立,并占有浩罕、安集延、玛尔噶朗(前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马尔格兰)、那木罕(前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纳曼干)等4城市。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乘清军追击大小和卓木布拉呢敦、霍集占之机,遣使向清朝政府称臣纳贡。因地处东西交通孔道,经济发达,商业繁盛,商人遍及新疆南部各城,并取得各种贸易优惠,将内地茶叶、大黄、绸缎、布匹、陶瓷器等物转贩中亚和俄国,攫取巨额利润,国力渐强。为谋摆脱清朝政府羁縻,先是引兵进犯哈萨克、布鲁特(柯尔克孜族),并其牧地;继又扶植布拉呢敦后裔张格尔、玉素甫、倭里汗、布素鲁克等人,唆使其侵犯喀什噶尔(今喀什)、叶尔羌(今莎车)等地,屡为新疆祸患。同治四年(1865),因统治阶级内讧,北部被沙皇俄国占领。光绪二年(1876),国亡,被划为俄国费尔干纳省。居民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②地名即“霍罕”(2548页)。

猜你喜欢

  • 医人院

    西夏官署名。西夏语音“尼卒埿讹”。属中等司。主事者不定员。

  • 万历武功录

    书名。明朝瞿九思撰。成书于万历四十年(1612),全书14卷。176篇,分地区编次。以列传体记述万历(1573—1619)初年到中期各地(包括少数民族)起义及官府的镇压;南北各少数民族与中央的关系。书

  • 肖桦

    1880—1936革命烈士。原名肖福祯。四川成都人。回族。家贫,幼聪颖,勤奋,就读于成都清真西寺,学习阿拉伯文及伊斯兰教经典。结业后任该寺开学阿訇。1923年任中坝县清真寺阿訇,举家迁此。1935年4

  • 圣母寺四面造像碑

    古碑铭。又称荔非道庆造像碑。北周保定四年(564)立。原存陕西蒲城县东北20里雷村。《金石萃编》、《八琼室金石补正》等均有著录。碑云造像者150人,实际可识者122人。其中羌人姓氏雷28,昨和19,屈

  • 盛京边墙

    见“柳条边”(1576页)。

  • 唐兀

    又称唐古特、唐兀惕。元代对党项人的称呼。系对党项(tangut)一词的音译。又兼称党项人所建的西夏国。因西夏国领土主要在河西,也称河西,或译为合申。元代唐兀人还保留某些原来的民族文化习俗,使用西夏文。

  • 赫图河卫

    见“好屯河卫”(937页)。

  • 满文篆字

    满文书写字体之一。159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2人仿蒙古字创制满文,满族遂有了本族文字。天聪六年(1632),清太宗皇太极命儒臣达海改制满文,同时仿汉字篆文,镌刻满文篆体文。据《盛京典制

  • 单桓

    西域古国名。王治单桓城(今新疆乌鲁木齐一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27,口190余,兵45。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将、左右都尉、译长各1人。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三国时并

  • 宋、元、明、清时期壮、布依等族地区土司基层政权机构。宋征服广西西北部今红水河沿岸后,委派岑氏土官统治其地,称泗城州,后曾升为军民府。岑氏按“人十为家,家十为亭”,在州之下设甲、亭基层机构。相传泗城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