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河桥之战

河桥之战

南北朝时东西魏军间的一次战役。河桥,故址在今河南孟县西南、孟津东北黄河上。晋泰始(265—274)末,杜预以孟津渡险,始建浮桥于富平津,称河桥。北魏、东魏先后筑河阳三城于桥北、桥南及河中洲上,为洛阳外围戍守要地。每遇战争常夺据河桥以逼郊郭,守者往往纵火船于上流以烧河桥。西魏大统三年(537)※沙苑之战大捷后,丞相宇文泰等乘胜攻取河东的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和洛阳的金墉城(今洛阳东北)。次年,东魏大将侯景欲复夺金墉城,悉烧洛阳内外官寺民居。宇文泰亲率大军赶往救援,前军至谷城(今河南新安东),击杀东魏前锋莫多娄贷文。侯景北据河桥南依芒山(邙山,今河南洛阳北),布阵以待,宇文泰率轻骑搏战,马中流矢逃逸,几为东魏军所俘。后西魏军赶至,奋勇反击,东魏大败,甲士被俘者1.5万人,士兵落水而死者近万人,大将高昂被追杀。此役史称“河桥之战”。

猜你喜欢

  • 大理马

    宋代大理国所产名马。大理国畜牧业发达,仅大理国王拥有的牛马即遍点苍山。其品种优良,善山地奔走,能日行400里者,价值高达黄金20两。畅销于各族各地,故《岭外代答》云:“南方诸蛮马皆出大理国”。并通过入

  • 斡朗改

    又译嗢娘改。辽时对北方一部族的称呼,曾附辽,为辽属国。原词为契丹语地名,其词意不明,部以地名称之。该部居于今贝加尔湖一带。据史载,辽属国可纪者有59,朝贡无常。有事则遣使征兵,无定额,从其便,不从者讨

  • 阐兴

    藏语音译,指“奴田”(646页)。

  • 鹘堤悉补野

    唐代吐蕃王室之姓氏。又译鹘提悉勃野、鹘提勃悉野。藏语音译,意为“光明天界之王”。原为吐蕃王室始祖之名号,后成为吐蕃王室之姓氏。《通典》载:“吐蕃始祖赞普自言天神所生。号鹘堤悉补野,因以为姓。”据《敦煌

  • 弗朵河卫

    见“弗朵秃河卫”(670页)、“弗朵脱河卫”(670页)、“弗秃都河卫”(670页)。

  • 怀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武宗海山子图贴睦尔(文宗)于泰定元年(1324)始受封。

  • 昂吉儿

    ?—1295元朝将领。一作昂吉。本西夏甘州(今甘肃张掖)人,姓野蒲氏。随父野蒲甘卜降蒙古。父死,袭领其父军从征诸国有功。至元六年(1269)授本军千户,佩金符,从征淮南,率河西军加固信阳(今河南信阳南

  • 喇布坦

    ?—1766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贝勒卓特巴次子。初授闲散台吉,隶兄子贝勒诺尔布班第之左翼右旗。康熙五十六年(1717),随清军征准噶尔部策妄阿喇布坦

  • 汪忠臣

    1219—1266蒙古国将领。字汉辅。巩昌盐川镇(今甘肃漳县)人。汪古部人。巩昌府便宜都总帅※汪世显长子。太宗七年(1235),随父降蒙古,留质太宗处。后以管军总领随军攻宋四川,破文阶,攻成都。乃马真

  • 铺马劄子

    元代乘驿的凭证。过往使臣凭铺马劄子由驿站提供铺马及饮食。元初,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及行省、行台等官府均可自出��子。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规定诸官府不得自出劄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