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毗伽可汗碑

毗伽可汗碑

突厥文碑铭。又作苾伽可汗碑。1889年俄国雅德林采夫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流域和硕柴达木湖畔发现。今碑仍存原地。碑身以大理石制成,上刻突厥文和汉文两种碑文。碑石已断为4块。其形制与※阙特勤碑完全相同。碑建于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由也里特勤撰文,内容与阙特勤碑大体相同,记述主碑人后突厥汗国创建者阿史那骨咄禄长子※毗伽可汗生平与武功。是目前保存较好,字数最多的突厥文碑铭之一。现有韩儒林、耿世民两种汉译文本。汉文碑文由唐玄宗撰文,内容异于突厥文碑。对研究古突厥史、突厥文及唐与突厥的关系均有极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 部族

    人类历史上继部落之后,民族之前出现的不很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最早出现于部落联盟向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过渡时代,亦有的形成于后来的阶级社会中。是建立在地缘关系基础上的近亲部落或被征服部落之相互融合的产物。具

  • 恭陵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陵寝。天会十三年(1135)正月己巳,太宗卒于明德宫。三月乙酉祔葬于和陵。位于安出虎水(今阿什河)之源的胡凯山(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境内的老母猪顶子山)南坡。皇统四年(1144),改号恭陵

  • 伊吾卢

    见“伊吾”(802页)。

  • 科博栾卫

    见“和卜罗卫”(1448页)。

  • 阿瓦巴特庄之战

    清军与张格尔叛军的一次战役。张格尔于※“洋阿尔巴特之战”败绩后,聚众十余万于沙布都尔庄外,临渠列阵,决水挖坝,据险扼守,以阻清军。道光七年(1827)二月二十五日,清将长龄等挥师进击,先以步卒冒险越渠

  • 邓至王

    邓至羌国首领。邓至羌为魏晋十六国时部落,居甘肃文县及其以西,汶山以北,宕昌以南地区。其酋帅南北朝时称王。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481),其王像舒治遣使向北魏朝贡,文帝拜像舒治为龙骧将军、邓至王。传十一世

  • 善玉山

    古山名。所指过去有人推测在今西辽河南源老哈河南。南北朝时,从东北重镇和龙(今辽宁朝阳市)至勿吉族境,经此山。

  • 海青驿

    专供持海青牌使者乘驿之驿站。见“海青牌”(1939页)。

  • 汉王庙遗址

    “汉王”系傣族人民对明清之际农民起义领袖李定国的尊称。定国(1621—1662)字宁宇,陕西人。10岁参加张献忠领导的起义军,在大西军中有“骁将”之称。南明永历元年(1647),与孙可望等率部进入云南

  • 夷离堇

    契丹语官名。又作夷离巾、移里堇。一说源于突厥语“俟斤”;一说可溯于匈奴语“奥鞬”。《辽史·国语解》称:“夷离堇,统军事大官。”一说,此职为军事首领,以领兵作战为主要职责;一说,是对部族首领(包括氏族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