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段兴智

段兴智

?—1260

宋代云南大理国(后理国)第二十二世(末代)国王、蒙元时期大理第一代总管。白族。大理人。※段祥兴子。宋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父卒,即王位。翌年改元天定(一说天定之前还有利正、兴正年号)。宝祐元年(元宪宗三年,1253),蒙古欲取云南以包抄南宋,大理国遂遭忽必烈所率10万蒙古军进攻,相国高泰祥极力主战,杀蒙古招降使,遂命高泰祥率兵至金沙江南岸,阻挡蒙古军。不久,蒙古军以革囊渡江,陷鹤庆、剑川等地,直趋大理城。因高泰祥回师勤王不及,城危,急率宫室逃往滇池民地区。高泰祥退守姚州(今云南姚安),兵败被俘杀,大理国主力被歼。次年春,忽必烈班师北还,由兀良合台留镇云南并继续东进,于是合剌章水城(在今禄劝县)、罗部府(今罗次)、押赤城(即鄯阐,今昆明)相继被蒙古攻取。最后在昆泽(今宜良)被蒙古军所俘,大理国(后理国)灭亡,所属5城、8府、4郡及滇东37部皆入于蒙古。三年(元宪宗五年,1255),在兀良合台护持下,偕叔父段福(信苴福)晋见元宪宗蒙哥,获赐金符,奉命返大理,与兀良合台、宣抚使刘时中共同安辑大理。翌年,向蒙哥献大理国地图,请悉平诸部,并条奏治民、立赋之法,获蒙哥赞赏,仍称“摩诃罗嵯”(梵语大王之意),奉命“主诸蛮白爨等部”(一说献地图事与头年晋见事同一)。不久,与段福率爨僰军(亦作寸白军,以白族为主的大理军队)2万为前锋,导兀良合台出征未附诸部,又攻降交趾(今广西南部至越南北部)。五年(元宪宗七年,1257),被蒙哥任命为中庆路八府总管,即第一代总管。景定元年(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与段福北行,拟朝见元世祖,道卒。世祖特遣太常省致祭,赠“向义天定贤王”。弟段实(信苴日)继任大理总管。

猜你喜欢

  • 参合陂

    地名。即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岱海。拓跋什翼犍建国二年(339)五月,于此召开诸部大会,商议迁都漯源川(今山西代县境内)之事,连日不决。北魏登国十年(395),拓跋珪率军于此击败后燕慕容宝军。见“参合陂之

  • 哈攀龙

    ?—约1751清朝将领。直隶河间(今河北献县一带)人。回族。其先出自新疆回部。乾隆二年(1737)中一甲一名武进士,授头等侍卫。后历任福建兴化(蒲田)副将,及河南南阳、福建海坛、漳州诸镇总兵。十三年(

  • 阿里厮直述垒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为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之一抹里。又辽道宗※太和宫下有一抹里名“阿里厮迷里”。

  • 决狱法

    契丹最早的一部法典。契丹开国初,神册六年(921)五月,国主耶律阿保机“诏定法律,正班爵。”(《辽史》卷2)命耶律突吕不撰成此法,开契丹王朝条例法典之先声,成为契丹国基本法典。

  • 漂草杆

    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僜人神判方法之一。在一口大铜锅中将水烧沸,由巫师将两根草杆并在一起放进水中,若草杆仍并拢一处没有分离,表明原告有理、被告无理,反之表明被告理直、原告理曲。解放前僜人常以此法断定事理不

  • 忽格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忽客赤”。《元朝秘史》释为“放牛的”,《华夷译语》解为“牧牛人”,即司牧牛。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后始置,执掌牧牛事宜。元代,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

  • 依连陶勒神像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供奉的神像。最初供奉在大帐内,后来改供奉在小帐内。据说是成吉思汗异母弟力士别里古台的画像。1978年民工筑路时在依连陶勒盖地下3米处发现一椭圆形约半间房大的墓室,室内土台上放着一具头

  • 巴剌术黑

    见“巴而术阿而忒的斤” (420页)。

  • 海南卫

    明镇戍海南岛防区的军事机构。洪武五年(1372),改海南分司置,仍辖原海南分司东西2所。六年,改东西2所为左右2所,翌年又添置中、前、后3所,后来又陆续在儋州、万州、昌化、清澜、南山、水会置所,辖内共

  • 奚王

    见“回离保”(7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