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奇鲲

杨奇鲲

?—883?

唐代南诏诗人。又作杨奇混、杨奇肱。白蛮(白族先民)。南诏大厘睑(今云南大理喜洲)人。任南诏王隆舜之布燮(清平官之一)。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南诏与唐朝和亲,奉王命至成都迎接唐安化长公主,被唐西川节度使高骈鸩死,和亲事亦寝。《滇载记》、《滇考》等则云,公主已迎至南诏成亲。 《南诏野史》王崧本又谓唐光启元年(885),复奉王命送安化公主归唐,但无正史可佐证。旧方志称其“读书贯穿百家,尤长声诗”, “词甚清美”。诗作大部散佚,仅传《途中诗》(又名《游东洱河》)和《岩嵌绿玉》两首。《途中诗》被收入《全唐诗》中。情文并茂,意境高洁,语言洗炼,堪称唐诗中的上乘之作。

猜你喜欢

  • 阿八哈

    1234—1282伊儿汗国第二代汗。又译阿不哥、阿不合、阿八合。蒙古孛儿只斤氏。※旭烈兀长子。初随父西征,立有战功,至元元年(1264),受父封,领有伊剌克、祃拶答而、呼罗珊等地,建牙于徒思。次年父死

  • 五路黄台吉

    见“五路把都儿黄台吉”(267页)。

  • 益实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伊实卫。永乐六年(1408)三月,与兀鲁罕河等8卫同时设立,据考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伊什河畔伊什站。宣德八年(1433)七月,又奉命赴福余等卫招抚,深受明廷信任。有明一

  • 别乞

    蒙古语音译。又作“别”、“伯”、“毕”、“卑”。源于突厥语,意为“贵人”、“官人”。《元史语解》卷8:“伯克,回回官名”。唐代汉译“匐”,近代音译“伯克”。《元朝秘史》释作“官名”,据《秘史》,在蒙古

  • 见“平淀”(502页)。

  • 承德离宫

    见“避暑山庄”(2566页)。

  • 巴鲁剌思

    即“八鲁剌思”(27页)。

  • 肆叶护可汗

    (—约632) 唐代西突厥可汗。又称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阿史那氏。※统叶护可汗之子。原为咥力特勤(又作咥力特勒)。唐贞观二年(628),父被莫贺咄杀后,亡奔康居(约当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四年(6

  • 都兰寺

    藏传佛教寺院。藏语称“都兰具善密咒兴隆洲”。在青海乌兰县。海西地区著名之蒙古族寺院。约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固实汗第六子多尔济达赖洪台吉之孙衮楚克达什兴建。初为西藏甘丹寺子寺,后经战乱重

  • 公管佐领

    见“公中佐领”(3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