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赞华
见“耶律倍”(1303页)。
见“耶律倍”(1303页)。
五代时药物学家。字廷仪。祖籍波斯(今伊朗)。其先人随唐僖宗入蜀,定居四川梓州(今三台县)。授率府率。前蜀花间派词人※李珣之四弟。举止文雅,颇有节行。知医,以售香药为业。晚年,家无余财,惟道书药囊而已。
门巴族民间崇拜物。门巴语音译,意为“木质男性生殖器”。民间认为,如人的行为不慎,触怒了吕女神,又没有及时向其供祭赎罪,该神就会在夜间入宅报复。为了预防灾难的发生,人们就用木头制作一尺左右的男性生殖器模
即“落俎室韦”(2187页)。
苗族亲属称谓。苗语音译,相当于汉语“老表”。贵州台江等地苗族以此称表示姑舅表兄弟姐妹(即与表兄弟之间和表姐妹之间)亲属关系或婚姻关系。亦泛指男女情人关系或男青年之间、女青年之间的关系。此称谓源于姑舅表
见“萧孝忠”(1994页)。
①清代对黑龙江和吉林将军治下索伦(今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锡伯、赫哲等渔猎民族的总称。满语,汉意“虞猎”或“打牲”,引申为“打牲部落。”因其皆以狩猎捕捞为业,故称。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中下游及大小
唐末奚族部落首领。原附契丹。天祐初年(904),率部分奚众背契丹附唐,徙于妫州(治今河北怀来东南),依北山而居,渐至数千帐,称西奚,遂有东、西奚之分。
清代台湾高山族村社头人之一。亦称甲头。据《台湾府志》:“次于土官者曰甲头,凡差拨之事皆其经理”。通常每一村社设一人,由土官或通事委任,但有由理番厅给领戳记者。主要职责是协助正、副土官办理公务,约束社众
即“赤盏尉忻”(1014页)。
亦作计然。春秋末越国著名谋士。字文子。原为晋国人,后南游于越,范蠡师事之。曾应越王勾践之召,谈君主治国盛衰之道。并向越王指出,欲报强吴之仇,兴师者必先“内蓄五谷,实其金银,满其府库,厉其兵甲”,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