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木不孤

木不孤

见“耶律宗真”(1315页)。

猜你喜欢

  • 海乙寺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名。在今甘肃省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地区。清同治(1862—1874)年间修建。1929年马仲英事件时被焚烧殆尽。1937年重建。为保安族地区规模最大之清真寺,内设有阿拉伯文

  • 巴国

    古诸侯国名。又作“巴子国”。※巴人所建。领有今四川东南部,都城在今重庆市北。巴人之师曾随周武王伐纣,以功封子爵。春秋鲁庄公十八年(前676)、巴伐楚,克之。鲁文公十六年(前611)及鲁哀公十八年(前4

  • 哈力锁鲁檀

    见“倒瓦答失里”(1887页)。

  • 恩华

    ?—1854清朝宗室、大臣。镶蓝旗人。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子。道光十三年(1833),封三等辅国将军,授散秩大臣。三十年(1850),累官兵部左侍郎,镶红旗总族长,经筵讲官。咸丰三年(1853)正月,署吉

  • 撒里

    蒙古国将领。又译撒立。塔塔儿氏。合剌·蒙格秃·兀赫子。初从蒙哥汗攻东胜堡等地,以骁勇,受赏赐,留作近侍,深受信任。享“那颜”(官人)称号。宪宗三年(1253),与诸王秃儿花攻欣都思(今印度),怯失迷儿

  • 蒙哥汗石碑

    见“释迦院碑”(2259页)。

  • 开依搭柱

    鄂伦春人的秋季住房。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小兴安岭地区。毕拉尔路的鄂伦春人旧时在温暖的秋天,有的不住“仙人柱”,在游猎迁徙中常搭此种房子作居所。其构造是:先立四根柱子,上端四面绑横木相接,上放些椽子,然

  • 青仡佬

    清代至民国间对部分仡佬族的称呼。《黔南职方纪略》云:仁怀有之,即在今贵州赤水县、仁怀县一带有其民居住。其服装和饮食等习俗多与汉民无别。今统称※仡佬族。

  • 甘布索杜

    珞巴族阿帕塔尼部落方言音译,指一种象征性的战斗。珞巴族风俗。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珞瑜地方。凡一个人的声誉遭他村人损害时,为了报复,即组织一次事先安排好的象征性战斗。届时,受损害一方的支持者全副武装,按照事

  • 日喀则红庙碑

    碑铭。清代驻日喀则、定日两地进藏官兵关于修建庙宇的刻石。记述两地官兵鉴于后藏常遭水、旱灾,岁收欠稔,自愿捐资约百两,仿内地庙宇规制,在日喀则旧城内建寺一所,名曰红庙(藏语称“拉康玛波”)塑像供奉,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