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

藏传佛教寺庙。藏语“布达拉”音译。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郊狮子沟北坡。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为庆祝弘历60寿辰、皇太后钮祜禄氏80寿辰而建。占地22万平方米,规模为承德外八庙之冠。全寺分3部分。前部以汉式建筑为主,由山门、碑亭、五塔门、琉璃牌坊、东西山门等构成,建筑对称、规整。中部以白台为主,上建小殿堂,作供佛、钟楼之用。有的安放舍利塔。东罡殿内有各式密宗佛像,西罡殿内有铜镏金吉祥天女象。结构自然严谨,错落有序。后部主体建筑为大红台,高43米,建筑在片麻岩石基上。四周群楼环抱,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台中央为“万法归一”殿。殿顶用镏金铜瓦铺成。殿中供释迦牟尼象,经座后供文殊、普贤除垢障等菩萨。布局灵活而又不失庄严肃穆。庙建成时,适逢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率众东返,特于庙中安放乾隆御制《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碑,以纪其事。

猜你喜欢

  • 裴璆

    渤海王国大臣、诗人。著名诗人裴颋子。历官文籍院少监、政堂省信部少卿、改守和部少卿。擅长文藻如父。累膺命出使。后梁开平元年(日本延喜七年,907)冬,以文籍院少监首次奉命聘日,时值裴颋访日届满一纪(日约

  • 赫连公德

    五代时吐谷浑部首领之一。唐末代北吐谷浑首领,唐封大同军节度使※赫连铎后裔。历任宁朔府都督、检校工部尚书。后唐天成三年(928),受后唐封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右仆射,赐忠义、正卫功臣。后晋天福六年(941

  • 铁木儿塔识

    1302—1347元朝大臣。又译帖木儿达失、铁木儿达识。康里氏。字九龄。康国王※康里脱脱子。幼入国子学,后事武宗子和世㻋于藩邸。文宗(1328—1332在位)朝,历任礼部尚书、陕西行台侍

  • 红照制

    旧时云南纳西族土司与外来户建立的一种永佃制关系。外来农民需向土司先交纳一定数量的“磕头钱”,方可按规定租额领种定额土地。土司给予一张执照(又称红照),便取得该土地的永佃权,名曰“红照地”。占有者可世袭

  • 图河卫

    见“秃河卫”(1083页)。

  • 昭莫多之战

    清军与准噶尔部噶尔丹的一次重要战役。康熙三十四年(1695),噶尔丹领兵3万,犯喀尔喀巴颜乌兰地区(今蒙古国境内吉尔嘎兰图),扬言借俄罗斯鸟枪兵6万,谋大举内犯。清圣祖玄烨见其“往来飘忽,踪迹无常”,

  • 叉康

    门巴语音译。门巴族部分地区流行的存放骨灰的公共用房。土木结构,规模大小不等,多在村庄附近,村民集体修建。人死将其尸骨焚烧为灰烬,掺泥土拌匀,做成若干塔状,置于叉康。

  • 丁启濬

    清朝官吏、文史家。字亨文。号哲初,又号蓼初。福建晋江(今属泉州市)人。回族。万历十六年(1588),由德化(今江西九江)中举。二十年(1592)登进士。历宝庆(治在湖南邵阳市)、杭州二府推宫,办事精详

  • 生计地

    清政府划给蒙古族维持生活的土地。清朝政府虽极力限制汉民入蒙地开垦耕种,但汉族农民进入蒙古地区日益增多,耕地范围日益扩大,牧地相对减少,后又由官方实行大规模招垦,牧地锐减,影响牧民收入。为顾全蒙古族的生

  • 赛朵呼图克图三世

    见“阿旺丹白坚赞”(12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