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旗屯

旗屯

军屯方式之一。清代八旗官兵于边疆开垦地亩之称。康熙二十五年(1686),以反击罗刹入侵的凯旋官兵,移驻墨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市)、黑龙江(今黑龙江省爱辉县南老城)等地。前城令索伦、达斡尔官兵,后城令原盛京官兵,各兼屯垦并委官赴课农艺,当年禾稼大收。《清政典类纂》卷13按:墨尔根、黑龙江、齐齐哈尔、呼兰(今黑龙江省呼兰县)“四城之设旗屯,大率皆在乾隆中叶以前”。嘉庆及道光年间,此4城旗屯由盛入衰。新疆省旗屯,初以绿旗官兵先行,随后索伦、锡伯等族官兵亦相继加入。嘉庆七年(1802),又以满洲驻防余丁360名于近水地带分垦,亦大见成效。是年,又自伊犁河开引大渠一道,伊犁城北又挖得旺泉,遂择地分给伊犁惠远(今新疆霍城县东)、惠宁(今新疆伊宁市西北)两“满城”八旗官兵垦种。十年(1805),改公耕为私种,满洲官兵份地,仍令其※余丁、闲散代耕。此外,自乾隆二十五年(1760)起,维吾尔族兵民亦相继踵赴伊犁分屯垦种禾稼,其中包括哈密旗、吐鲁番旗兵民在内,其成效亦著称载籍。旗屯及边民屯垦,对保卫疆域、开发边境、繁荣民族经济,皆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

猜你喜欢

  • 容华嫔

    东魏孝静帝嫔妃。鲜卑慕容氏。吐谷浑可汗※夸吕从妹。东魏天平三年(535),吐谷浑王夸吕嗣立后,奉行“远交近攻”之策,亲东魏拒西魏,与东魏和亲。武定三年(545),嫁孝静帝为嫔,膺此封号。

  • 华夷译语

    民族语文词书及公文汇编。共4种版本,3种成书于明代,1种成书于清代。①明太祖朱元璋敕撰。蒙古族学者火源吉编纂。洪武十五年(1382)始编,二十二年(1389)刊行。包括两部分,前者为杂字,共收844个

  • 陈喜

    明代蒙古族画家。字仲乐。明宫廷太监。博雅多识,专工人物鸟兽画。明人夏文彦《图绘宝鉴》赞其丹青“下笔无痕,为一代之妙”。

  • 汗血马

    见“天马”(216页)。

  • 河间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至元二年(1265),成吉思汗第六子阔列坚之孙兀鲁带(又作忽鲁歹)始受封。子也不干袭封。

  • 挞撒

    见“达撒”(724页)。

  • 牟干姆

    独龙语音译。解放前云南贡山独龙族地区对富裕户的一种称谓。随着独龙族社会的父系家族公社解体,产生各个个体家庭占有耕地的不平衡,破坏了原始经济的平等,于是产生了一些经济较为富裕的家庭,出现早期贫富的分化。

  • 嘉勒斡凌戬

    15世纪藏族高僧。又译结哇仁钦、结斡领占。北京高梁河畔兴教寺长老,受明封为“大兴法王”。初居北京城内大能仁寺。后明帝敕建兴教寺,寺有碑记其事,碑文明令其将此寺做为修法之所,命寺提督讲经国师扎巴藏布、住

  • 乌黎

    ?—前114故匈奴右王。又作禽黎、鸟黎。武帝元狩二年(前121),从匈奴浑邪王(又作昆邪王)归附汉朝,被封为河綦康侯(又作河綦侯),赐食邑600户。元鼎三年(前114)卒,子余利鞮嗣爵。

  • 乌鲁达

    鄂伦春语音译,意为狍皮被。因以狍皮制作得名。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有两种:一为口袋形的,冬季外出狩猎用,入睡在里面不透风;一为敞开式的,形同棉被。双人的一般用7至9张狍皮,也有用1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