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方块白文

方块白文

我国白族早期使用的一种文字。因为每个字大体形成一个方块,故得名。方块白文与汉字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其造字用字的材料,大多取材于汉字。主要有以下几种:1.音读汉字。利用汉字的音表达白语的意思,把汉字作注音用。例如“”,白语读ka55,作“教”讲;“阿”白语读a31,为“一”的意思。2.训读汉字。利用汉语的意思读白语的音。例如“词”字,白语读to21,作“话”讲;“蝉”白语读at31pi21是“蝉”的意思。3.自造新字。骖改汉字的结构体系,用其一半或在汉字上加偏旁来表达白语的意思。例如“��”,白语读pε42,“背诵”、“诵读”的意思。“垯”,白语读pha31,“诉苦”的意思。4.完全借用汉字的形、音、义。方块白文起源于何时,无确切记载,但从遗存的碑文、石刻来判断,当起源于唐末宋初,以宋开宝四年(971)大理国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石城碑》记录的碑文中夹有白文判断,那时白文已在官场使用。其后不断有铭文,石刻、摩崖、墓志发现。现存最完整的首推《词记山花一泳苍洱境》,作者杨黼,刻于1481年,全文528字,十联诗歌,一韵到底。对白族地区苍山洱海的自然美景、名胜古迹作了十分生动的描述,是一篇难得的文学佳作。是研究白族文学、语言的重要资料。方块白文的文献不算太多,但已有不少学者著文从文学、历史、语言、文字、考古等各个不同角度进行考据、释读、研究,发表了不少著作、论文。特别是现在流传在民间用白文记录的戏曲形式大本曲、吹吹腔以及唱本、祭本,许多尚待进一步整理、释读、研究。

猜你喜欢

  • 毛明暗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一作明暗台吉。孛儿只斤氏。※扯力克第三子,满官正比吉生。驻牧于张家口西北边外,领麻古明安部,在大同新平市口与明朝互市,受明封为百户。万历三十五年(1607),第三代顺义王扯力

  • 芮芮

    见“柔然”(1779页)。

  • 门巴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多数自称“门巴”,另有“主巴”、“勒波”、“学增”、“达巴”、“舍杜本”等带地域概念的称呼。该族源于古门隅土著居民立、丘、皮修木、那木修等众多部落及叶邦人、荣普人、布热白人、莫巴陇巴

  • 交趾郡

    古郡名。秦汉之际南越赵佗并安阳王地置。汉元鼎六年(前111),武帝灭南越国后归汉,仍置此郡。治所羸(今越南河内西北)。辖境相当于今越南北部,为骆越人聚居地之一。东汉至南朝时治所移至龙编

  • 独吉义

    1094—1164金大臣。本名鹘鲁补。曷速馆(今辽宁辽阳市南)人。女真族。独吉氏。秘剌子。金太祖收国二年(1116),随父降金,以质子至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通女真、契丹字,为管勾御前文字。熙宗

  • 修巴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湟中县西南临近鲁沙尔之上新庄、大源、盘道、大才一带。清代称塔尔寺族,民国时称金塔乡,解放后曾改为金塔藏族自治乡。相传是雍正(1723—1735)间,罗卜藏丹津叛乱被平息后划归塔尔寺管

  • 初波扒

    傈僳语音译,意为“富裕的人”。解放前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的富裕农户、个别山主(即地主)。约占总农户的2%。大多为家族长、村寨头人、蓄奴户、乡保长或教会上层人物。一般均占有较多的耕地、牲畜、农具和粮食,有

  • 奄克孛剌

    明哈密都督。故右都督※把塔木儿子,忠顺王※罕慎之弟。畏兀儿人。弘治元年(1488)自兄被杀后,率众暂住边地。次年,明廷命将回赐罕慎的马驼价物给之。十月,袭都督同知职。五年(1492)受诏与都督佥事阿木

  • 当郭

    藏语音译,意为“马头”。元时已有此称。旧时西藏牧区以牧奴私有牲畜数划定的※外差计算单位。照原西藏地方政府于20世纪20年代的规定,每一匹半马、6头牛、36只绵羊或72只山羊,须各负担一个当郭的外差,3

  • 春秋时白狄的一支。亦作肥氏。春秋初与白狄诸部居牧于河西陕北高原及晋西北。西南邻秦国,东南为晋国。白狄东迁时,肥氏入居今山西太原以东,建都昔阳(一说在今山西昔阳县境),奉鲜虞为盟主。周景王十五年(前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