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播州杨氏

播州杨氏

贵州44大土司之一。唐乾符三年(876),南诏陷播州,太原人杨端应募入播,授武略将军,据播州地,世袭其职。5传至扬昭,无子,以族子杨贵迁嗣,官至德州刺史。又7传至杨轼(第十二代),子杨粲袭职。累官沿边安抚使。历传杨价、杨文、杨邦宪(第十六代),皆仕宋,为播州安抚使。元至元十三年(1276),杨邦宪应世祖诏谕,奉版籍内附,授为龙虎卫上将军、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传子杨汉英,赐名赛因不花,历授宣抚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卒,追封播国公。子杨嘉贞袭职。又传3代至杨铿。明洪武五年(1372),入贡方物,纳元所授金牌、银印、铜章等,仍以其为宣慰使。子杨升袭职。永乐七年(1409),以草圹、黄平、重安所辖当科、葛雍等12寨少数民族归附。升传杨纲。正统十四年(1449),纲老疾,以子杨辉代。景泰七年(1456)讨铜鼓,五开等地苗民起义。成化十年(1474),以子杨爱代职,率兵征苗民起义。弘治十四年(1501),又出兵征讨彝族米鲁暴动。后历杨斌、杨相,其间嫡庶相争数世。嘉靖二十三年(1544),相子扬烈袭职。传子杨应龙。万历二十九年(1601),应龙叛乱失败,穷蹙自缢。自杨端至杨应龙共传29代,历725年。万历三十一年(1603),明廷分播州地为2,置遵义府(属蜀)、平越府(属黔)。关于杨氏祖籍,另有会稽说或泸叙2州边徼羁縻州之少数民族等说。

猜你喜欢

  • 交州异物志

    古籍名。亦作《交趾异物志》、《南裔异物志》。1卷。东汉议郎杨孚撰。主要记述岭南地区各种特有的动、植物的形状、习性和矿物资源等等。原书已佚,但后世多有收辑,对研究古代岭南风物颇有价值。

  • 议政王

    官名。清帝任命宗室贵族以议军国之事。天命七年(1622),太祖努尔哈赤以其子侄8人为8和硕贝勒,共议国政,是所谓八固山议政王。天聪间(1627—1635),议政贝勒(王)多达12人,以率八旗大臣,共议

  • 伊犁条约

    见“中俄改订条约”(300页)。

  • 贾莫萨

    藏语音译,意为“汉公主”。又写作藏汉复合词“贾萨公主”。藏史多用此指唐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参见“文成公主”(388页)、“金城公主”(1477页)。

  • 西且弥国

    西域古国名。王治天山东部于大谷(今新疆阜康县境)。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00余,口1900余,兵730。国王之下设西且弥侯、左右将、左右骑君各1人。居民“庐帐居,逐水草,颇田作”。

  • 纳尾部

    契丹部落名。为※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之一部落。遥辇氏是继大贺氏后至契丹开国前最后一个部落联盟,相当于唐开元十八年(730)至后梁开平元年(907)。部落联盟组成时有8部,纳尾部为其一。有人以为※阻午可汗

  • 余善

    ?—前110西汉闽越王。※无诸之子,※郢之弟。建元六年(前135),其兄郢发兵攻打南越,武帝遣大行王恢、大司农韩安国率兵助南越讨伐闽越。郢欲负隅顽抗,他与族人反戈杀郢,被汉封为东粤王。“余善已杀郢,威

  • 胡禄俟利发

    见“吐迷度”(767页)。

  • 行子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改作康萨卫,并说清代有康萨岭,在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西南扈伦岭之东。

  • 金台集

    书名。诗集。元回回人※迺贤撰。2卷,凡诗200余首,乃明危素合其前后两稿编成。前有欧阳元等序及黄溍题词,末有揭傒斯等跋。内容以游览酬唱之作居多。作者天才秀拔,去元好问为近,故气格昂翥,风格清新流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