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摆腰把都儿台吉

摆腰把都儿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孛儿只斤氏。※俺答汗孙,※不彦台吉长子。领土默特属部巴岳特。驻牧于山西天成(今天镇)、阳和(今阳高)以北的野马川,距明塞200余里。隆庆五年(1571),明蒙通和,受明封为指挥佥事。万历元年(1573),升指挥同知。自受封后与明关系融洽,由明朝译员传授《忠经》和《孝经》。五年(1577),随俺答汗西行青海,迎接索南嘉措(第三世达赖喇嘛)。十一年(1583),出面调解三娘子和恰台吉的纠纷,无效。十三年,蒙古地区大旱,率各部饥民3000余人至明边,要求抚赏,因明边将处置失当,双方发生冲突。后交还所掠人畜,明廷也惩办当事将官,双方恢复和平往来。有子6。

猜你喜欢

  • 文忠王府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宫卫制为契丹特殊政治制度,契丹语称“斡鲁朵”。新帝践位,皆置宫卫,宫卫有直属的军队、民户、州县,构成独立的军事、经济单位,主要任务为“入则居守,出则扈从,葬则因以守陵。”(《辽史》

  • 萨迦万户

    见“阿里万户”(1223页)。

  • 宇文乞得归

    ?—333东晋时宇文部首领。出于辽东塞外,先世为南单于远属。世为东部大人。《资治通鉴》作鲜卑宇文氏。系鲜卑化之匈奴人※宇文莫槐后裔。※宇文逊昵延子。父死,立为大人。依附后赵石勒。晋太宁三年(325),

  • 拜都拉大寺

    伊犁清真寺名。又称买德里斯寺。乾隆五十五年(1790)建。同治四年(1865)扩修。旧有房院1处34间,能容1500人作礼拜。附有经文学校和宗教法庭。此外尚有铺面30间,房屋31间,为伊犁地区维吾尔族

  • 《慈悲道场忏法》西夏文译本

    西夏译佛经。汉文本传为南朝梁代诸僧著,10卷。题款记皇太后梁氏和大明皇帝(惠宗秉常)御译。木刻梵夹本。有西夏时期御制序。前有忏法本事图,绘梁武帝妃郗氏化蛇、升天事,上有西夏文注释。存卷1及卷3—10。

  • 班玛

    县名。在青海果洛州东南部,东南邻四川阿坝、壤塘、色达,西北连果洛州达日、久治两县。被称为果洛藏族之“老家”,果洛部众皆在此追寻其祖先的踪迹。其历史可追溯至唐。时外来藏族农民纷至瑶史德、尼沙尔果、青木达

  • 尉迟苟人

    见“尉元”(2130页)。

  • 丹鹏晏

    ?—1911辛亥革命志士。河南省辛亥革命十一烈士之一。河南开封人。回族。幼家贫,当澡塘堂倌时,即参加反清秘密组织“仁义会”和同盟会。后任区分部领导。辛亥河南冈盟会组织起义前,率区分部成员500余人,参

  • 南剋部

    契丹部族名。据《辽史·国语解》:“北剋、南剋,掌军官名,犹汉南北军之职”。统和十二年(994),以※奚府二剋所辖民户分置2部,南剋部为其一。原民为所俘奴隶,时获释免,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

  • 阿第木保

    ?—1769清代武官。索伦人。乾隆二十三年(1758),从征伊犁,因功授协领。后从征缅甸,收复孟拱、孟养,染瘴卒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