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云般若
唐代佛教译经师。又称提云陀若那。原籍于阗。学贯大小乘经教。武则天永昌元年(689)致长安(今陕西西安)。住于魏国东寺,先后译出《华严经》分品及《法界无差别论》等经。
唐代佛教译经师。又称提云陀若那。原籍于阗。学贯大小乘经教。武则天永昌元年(689)致长安(今陕西西安)。住于魏国东寺,先后译出《华严经》分品及《法界无差别论》等经。
见“通司岗衙门”(1969页)。
※葛逻禄三姓之一。又作婆匐。参见葛逻禄”(2184页)。
参见“布摩”(463页)。
藏语音译。见“谿堆”(2599页)。
辽代※女直(女真)的一部。一作达卢古、达鲁古、达鲁虢。活动在今黑龙江支流拉林河以西一带。太宗天赞二年(923),被辽击破,附辽,成辽属国(有人以为成辽部族)。辽北面属国官设有达卢古国王府。向辽朝贡无常
见“贵由”(1653页)。
辽封爵。天禄三年(949),惕隐耶律畑昱受封;统和十二年(994),南院大王、上京留守耶律景受封;开泰(1012—1021)中,上京留守,汉人行宫都部署耶律制心受封;太平三年(1023),南府宰相、上
见“糺” (1276页)。
参见“月祭”(374页)。
部分台湾高山族的称谓。清代亦称“平埔番”。主要散布在台湾西部和北部沿海平原及浅山。因其大多居于较为平坦的地区,故名。过去有人将其分为若干支:凯达加兰人,分布在基隆、淡水及台北附近;噶玛兰人,分布在今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