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挹娄

挹娄

东北古代民族名。汉代肃慎的新称,三国和两晋有时亦称肃慎。区域较肃慎略有缩小,史载在夫余东北千余里,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未知其北所及;约东至今日本海,西以黑龙江省呼兰河流域和张广才岭为边,南至吉林省敦化县境,北有黑龙江中下游流域的广大地区。两汉时,役属于地处今松花江上中游附近的夫余奴隶主政权,政治上不能自通中原。因不堪夫余贵族的压榨,三国魏黄初(220—226)中起兵反抗,经几次激战,摆脱夫余人的统治。青龙四年(236),向曹魏贡※“楛矢”,恢复与中原王朝的直接联系。两晋时,屡至中原献楛矢石砮和貂皮等物。农业已有一定发展,产五谷。狩猎仍是社会中的一项重要生产,已懂得在青石箭头上施毒药来猎取野兽。善养猪,“食其肉,衣其皮”,已知用猪脂涂身防皮肤冻裂。养马而不乘骑,作为财产标志。能纺织麻布和用皮、骨、铁制铠甲,会造小船和制作瓦鬲为炊具。地产名貂,中原人誉之为“挹娄貂”。住半地穴式房屋,以深为佳,巨室的土穴深“至接九梯”。汉和三国时尚“无大君长”,仅“邑落各有大人”。常乘船扰近邻北沃沮。两晋时社会迅速发展,已“父子世为君长”,盗窃不拘多少皆论死。近年考古发现,其俗皆与史载吻合,并出土了汉代五铢钱和汉代型制的铁镰,表明当时其族在政治上虽不能自通中原,但两地的经济联系并未中断。南北朝改称勿吉,以新称号与中原来往。由于《后汉书》、《三国志》作《挹娄传》后,《晋书》又用肃慎名立传,加之南北朝的史书记有两次肃慎来贡,和后来的史书只记勿吉、靺鞨居肃慎地,未言及挹娄,故史家对挹娄是否为肃慎改称意见不一:一说其为肃慎境中的一部族,一说其与肃慎、勿吉为同时并存的部名,个别外国人说挹娄即古肃慎是中原人根据“楛矢石䑋”“联想”出来的。由此对其所在也各主一说:持“一部”说者认为其地在今乌苏里江以东及以北地区,或说在今吉林省敦化县以西至辽宁省桓仁、宽甸县等地;主“并存”说者认为只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一带。

猜你喜欢

  • 许文谟

    ?—1824清朝将领。四川新都人。回族。清朝将领许世亨之子。乾隆五十五年(1790),由武举袭爵,为头等侍卫。五十九年(1794),补湖北兴国营参将,署黄州协副将。嘉庆元年(1796),随湖北巡抚惠龄

  • 石天爵

    ?—1542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俺答汗的使臣。原为明朝边民,后入土默特,通蒙语。嘉靖二十年(1541),奉俺答汗命,与肯切至大同,要求通贡互市,被明世宗拒绝,并被无理扣留。不久,在俺答汗的强烈要求

  • 照票

    西藏地方喇嘛与外番及青海蒙古彼此往来朝佛、布施时所执以凭查验的执照。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规定:西藏喇嘛赴外番(廓尔喀、布鲁克巴、哲孟雄等)各地朝山礼塔者,由驻藏大臣发给执照,限以日期,返回缴销,

  • 兀里卫

    见“兀力卫”(108页)。

  • 章宇巴

    见“通巴”(1967页)。

  • 刀平

    明代云南镇沅傣族首领。世袭土官总管,专司操练。洪武十五年(1382),与兄那直归附明,授千夫长。建文四年(1402),置镇沅州,任知州。永乐三年(1405),率子入朝献方物,赐以钞、文绮。随明军征八百

  • 代子

    清代官名。满语音译,“代替”的意思。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规定,牛录额真(满语音译,汉译“佐领”)下设代子2人。太宗天聪八年(1634)改为骁骑校,是牛录额真的副手,

  • 赤窟

    见“赤驹”(1011页)。

  • 祜实哈哩卫

    见“兀思哈里卫”(112页)。

  • 卡特万会战

    中亚历史上著名战役。1141年,※西部喀喇汗王朝与作为王朝军事力量主要组成部分的葛逻禄人发生冲突。喀喇汗王朝马赫穆德汗向宗主国塞尔柱王朝苏丹桑贾尔求援;葛逻禄人则向※西辽王朝※菊儿汗※耶律大石求援。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