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只䚟
见“野里知吉带”(2046页)。
见“野里知吉带”(2046页)。
?—1204?金大臣。本名阇母,字正臣。女真族。完颜氏。西南路世袭合扎谋克斜婆孙。有谋划,善骑射。正隆元年(1156),从军为谋克(百夫长)。大定(1161—1189)中,历常山簿、虹县令、虞王府掾、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年号。1312—1313年,凡2年。
958—1055宋初吐蕃高僧。生于古格地区之农旺日丹纳(今属西藏阿里地区)。传为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之尤日尤扎族之后裔。13岁从益西桑布出家为僧。吐蕃王族益西约(即天喇嘛)为在阿里振兴佛教,曾派其与
蒙古国宗王。又译阿速台、阿速歹。孛儿只斤氏。宪宗※蒙哥次子。宪宗八年(1258),从父攻宋,因狩猎伤民稼,受责。世祖中统元年(1260),拥阿里不哥即位于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与在上都(今内蒙古
见“金满城”(1476页)。
由最年幼之子继承父亲名位和财产的制度。通行于父系氏族前期。当时,实行对偶婚,夫妻关系在年青时尚不稳定,双方各有情人,丈夫只是妻子的主夫。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关系的日趋牢固,所生子女方能确定为丈夫的可靠血统
高句骊国第十六世王斯由(《魏书》等曰“钊”)的谥号。亦称国罡上王。斯由于晋成帝咸和六年(331)继位,简文帝咸安元年(371)死,葬于故国之原,国人因葬地加此谥号。
藏语音译,意为“雇工”。解放前四川甘孜藏区德格地区的一个社会阶层。来源于破产或因差重逃亡的※差巴(支差的人),或由※科巴(意为“需要的人,有属民之意)中分离出来者,以及国民党政府组织挖金结束后留下的人
西域古地名。见明《西域番国志》。其地二水交流,断崖居中,因崖为城,故曰崖儿。即古交河城。清《西域图志》称招哈和屯,“招哈”为“交河”之讹。遗址为今新疆吐鲁番西交河故城。参阅“交州”(875页)。
中国地方志名。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台湾知府余文仪主修。该志书是在六十七和范咸第三次重修《台湾府志》的基础上进一步续修而成。全书共26卷,取材广泛,包括有关台湾的封域、规制、官职、赋役、典礼、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