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扎坝语

扎坝语

我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部分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分布在道孚县和雅江县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7千左右。扎坝语没有方言差别,两地扎坝语语音上有些不同,但基本上不影响彼此交际。以道孚扎坝区扎拖乡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有53个。塞音、塞擦音、擦音均分清、浊和清送气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叶、舌面前、舌面中5套,有唇齿部位擦音,鼻音、边音分清、浊两套,小舌部位的塞音处在消失之中。有复辅音71个,分二合和三合两类。二合复辅音中以前置辅音加基本辅音的形式占大多数,三合复辅音很少。有18个单元音,分鼻化与非鼻化两套。复元音以后响为主,由i、u、y 3个介音加主要元音构成,有前响复元音,由主要元音加i韵尾构成。无辅音韵尾。有3个声调,读音不大稳定,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大。语法特点有:形态、虚词是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11类。名词可加后缀表示复数,方位名词较丰富。量词较丰富,分名量和动量两类,和数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分单数、双数和多数。双数和多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疑问代词重叠表示多数。动词有人称、数、体、语气、式、态、趋向、自主和不自主等语法范畴,用词根屈折变化、加前后缀、重叠词根等方式表达。存在动词有丰富的类别范畴。形容词有级语法范畴,分普通级、次高级、最高级和过量级,分别用加前缀或后缀等方式表达。基本形容词采用叠音形式,叠音形容词如表示程度加深可再重叠。结构助词较丰富,有领属、工具、受动、处所、时间、比较等类,语法作用较大。基本语序为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词汇特点有:单音节和由单音节合成的复合词是词汇的主要组成部分,词汇中有部分外来语,其中藏语借词占的比例最大,约占20%左右,内容偏重于宗教、文化和抽象概念。汉语借词较少,占词总数的3%左右。构词方式有并列、偏正、表述、支配等种。

猜你喜欢

  • 吉登

    藏语音译。旧时西藏地方政府给各领主分封土地时发给的文诰。得由地方政权派官员会同当地有关人员察看地界,在文诰上写明属何人占有,四至界限等等。倘此后与邻近领主发生纠纷,即以此为凭断决。这是封地文书中效力最

  • 部道族

    党项部族名。地在延州(今陕西延安)之西,北接庆州(今甘肃庆阳)境。首领朗阿。附属于宋朝,助宋出兵攻西夏,每为向导。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二月,宋朝授朗阿为侍禁,赐名忠顺。

  • 虎拨思

    即“火不思”(392页)。

  • 脱木河卫

    明代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托漠河卫。永乐四年(1406)八月,与兀兰等4卫同时设立。治所在前苏联结雅河支流托姆河流域,旧说在苏子河支流托漠河地区。隆庆元年(1567)四月,海西脱木河等卫女真夷人

  • 奉宽

    ?—约1937清末民初蒙古族文人。字仲严。著有《清理红本记》4卷。这是一部明、清档案材料的摘录笔记。书中所记均为原清朝内阁库存图书的朱批本,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抄录了一些鲜见的红本材料,且对某些事情记述

  • 六陌之役

    见“齐万年”(868页)。

  • 王天培

    1888—1927近代反封建志士。贵州省天柱县人。侗族。出身官僚地主家庭。早年入湖北陆军第三中学学习。1911年受革命浪潮影响,加入同盟会。参与制订武昌起义规约并参加武昌首义。后入黔军任连长、团长、师

  • 拓跋窟咄

    ? —386代国宗室。鲜卑拓跋氏。代国君主※拓跋什翼犍少子,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之叔。建国三十九年(376),父败亡后,以年长,为前秦将苻洛逼徙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受苻坚礼遇,入太学读书。后为避

  • 千卜录千户部

    藏族部落名。亦称尼隆大部落。青海“环海八族”之一。在青海湖南岸共和县境内。南抵青海南山,东达日月山与湟源县相连,西越橡皮山与乌兰县相接,西北接刚察县及天峻县,东南接贵德县。气候湿润,水草丰茂,宜于畜牧

  • 火真

    1349—1409明朝将领。全名火里火真。蒙古族。初为元朝将领。元末,驻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一带。元亡,北徙。洪武十四年(1381),率将校41人、部众177户投明朝,获厚赐,奉明太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