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

1834—1908

亦称“西太后”,“那拉太后”。清咸丰帝妃,同治、光绪两朝摄政者。满族。叶赫那拉氏。名兰儿。安徽宁池广太道惠征女。咸丰元年(1851),被选入宫,初封贵人。六年(1856),生子载淳(即同治帝)。封为懿贵妃,自是地位扶摇直上,开始参预政事。十一年(1861),咸丰帝病故,载淳即位,被尊为慈禧太后。在英、法、美、俄的支持下,暗中与奕訢共谋,夺取最高统治权,发动“北京政变”(亦称“祺祥政变”),捕杀辅政大臣载垣、端华和肃顺等。任命奕訢为议政王,实行垂帘听政。纳奕訢“借洋兵助剿”之策,与英法美侵略者相勾结,利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的地主武装力量湘军、淮军等,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围剿捻军和回族、彝族、苗族人民起义。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同治帝病故。又立年幼的乃侄载湉为帝(即光绪帝),再行听政,独揽朝纲,使光绪帝成为傀儡。在国力日衰的形势下,仍骄奢极欲,挥霍无度。任纵其宠爱的太监李莲英和安得海等招权纳贿、搜刮民财。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开办近代官办军事工业和辅助民用工业,开展洋务派活动,购买外国军火,建立北洋舰队,训练海陆军,镇压各地人民的反抗。在中法、中日战争中,屈辱投降、卖国求荣,先后决定与侵略者签订出卖国家领土主权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等。光绪二十四年(1898)光绪帝颁诏,发动戊戌变法。她纠聚封建顽固派阻挠变法,发动政变,宣布“亲政”,囚禁光绪帝,废除新法政令,杀害维新派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残酷镇压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一再“电旨”通缉孙中山。先后杀害邹容、徐锡麟、秋瑾等革命志士。二十六年(1900),为发泄对外国公使要其“归政”的怨愤,一度利用发展到京津地区的义和团对外宣战,以保全自己的统治地位。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带领光绪帝及亲信、王公、大臣逃往西安,途中下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二十七年,与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此后,又以“实行新政”、“准备立宪”欺骗舆论,加强训练新军,继续镇压革命。三十四年(1908),光绪帝死,又立溥仪为帝,年号宣统。尊其为“太皇太后”。旋病卒。

猜你喜欢

  • 美州

    渤海王国置。为怀远府所领9州之一,仅知其统山河、黑川、麓川3县。辽灭渤海后,迁其民于今辽宁彰武县西北,置遂州治之;所统3县并为一,曰山河。

  • 多尔衮

    1612—1650又称“九王”、阿玛王等。清初政治家。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15岁时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以少年为后金军统帅,参与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从皇太极征蒙古察哈尔部

  • 洛桑丹臻江错

    清代乍丫地区副呼图克图。藏族。俗称二呼图克图。五世大呼图克图圆寂后,由其一人管事,办理一切事务。道光(1821—1850)年间,因赴藏学经事,与六世大呼图克图图布丹济墨吹济加木参有隙,相互纷争10余年

  • 正安

    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思廉年号。1053—1055年,凡3年。

  • 刘聪

    ?—318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国君。310—318年在位。又名载,字玄明。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汉国创建者※刘渊第四子。幼聪颖好学,通经史,习百家,工草隶,善属文,勇力善射。初居京师洛阳(今河

  • 温敦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温都、温屯等。来源于部名。散居来流水(今拉林河)以南,匹古敦水(今吉林安图县境古洞河,一说为阿什河东之蜚克图河)以北地区,阿跋斯水(今吉林敦化县北勒福成河)是其聚居中心。金朝建

  • 白洪大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永谢布万户喀喇沁部领主。又作白洪大哈、白忽台可汗等。孛儿只斤氏。※昆都力哈长孙,※摆三勿儿威正台吉子。驻牧于独石口以北的开平地区,拥兵2万余骑,颇有声势。隆庆五年(1571),明、蒙达成封

  • 阿乌尔

    见“阿吾勒”(1207页)。

  • 樊子鹄

    ?—535北魏将领。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人。其先荆州蛮酋领,被迁于代。平城镇长史、归义侯樊兴子。六镇大起义后,南至并州投附尔朱荣,为都督府仓曹参军。孝昌三年(527)冬,奉命至洛阳,以应对称旨,

  • 成汉始祖

    见“李特”(10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