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愁思岭部

愁思岭部

靺鞨诸部之一。唐亡高丽后,被迁于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界内,乾封(666—668)中,置夷宾州(治所无考)管理其事,隶营州都督。万岁通天(696—697)中,契丹首领李尽忠据营州叛武周,次年又被移居徐州(治所在今江苏徐州市)。神龙(705—707)初,还寄居于良乡县(治所在今北京市房山县东南)之广阳城,隶幽州都督。天宝时(742—756)有户130,口648。安禄山之乱时被驱入中原,至德后(末年为758)徙居河朔(泛指今黄河以北地),后融合入汉族。

猜你喜欢

  • 达赖喇嘛三世

    见“锁南嘉措”(2233页)。

  • 麦匝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西南境。二十七年(1394),明廷更定番国入朝礼仪时,将其列为全国可按定例朝贡的30长官司之一。永乐十二年(1414),与松潘地

  • 进武

    唐代南诏王妃之尊称。《新唐书·南蛮传》:“妃曰 ‘进武’”。

  • 若统

    契丹语音译。“福佑”之意。参见“稚鲁”(2368页)。

  • 柔玄镇

    见“六镇”(382页)。

  • 卡其玛

    赫哲族传统手套的一种。赫哲语音译,意为“狍皮手套”。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用两块狍皮缝成。手背上面的皮子抽褶,姆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手腕上部另以薄兽皮或鱼皮做成约半尺长的筒,并缝有带子。戴

  • 渤海国志

    书名。唐宴(本名震钧,字在亭,别号涉江,满族)著。撰于1919年,有刘氏求恕斋丛书本和1977年台北文海出版社本。凡4卷。卷1曰纪,内分原始(渤海渊源)、纪年(诸王纪)、后纪年(渤海遗民反辽斗争情况)

  • 爨僰军

    元代云南土兵。简写作“寸白军”。南宋宝祐二年(蒙哥汗四年,大理国段兴智天定三年,1254),忽必烈、兀良合台率蒙古军灭大理国。翌年,以当地僰(今白族)、爨(今彝族)组成该军,有兵数万,仍由降臣段兴智、

  • 喻寒觅零逋

    藏语音译,意为“副整事”或“副整事大相”。吐蕃官名。详见“喻寒波掣逋”(2205页)。

  • 牙老瓦赤

    ?—约1261元朝大臣。又译牙剌洼赤、牙鲁瓦赤、雅老瓦实。全名阿吉思·马合木·牙老瓦赤。花剌子模人。成吉思汗征服花刺子模后,约在1221—1222年,携子马思忽惕(麻速忽)从玉龙杰赤,投奔成吉思汗,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