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恒乍绷

恒乍绷

?—1803

清代云南维西反清起义首领。又作恒乍崩、恒兆绷等。云南维西厅岩瓦乡弥尔古(一作莫言古)村人。傈僳族。幼学为“端公”,代人占卜治病,人称“沙泥”(巫医)、“活佛”、“神王”,民众悦从。嘉庆二年(1797),被康普女土司禾旵仁以“妖言惑众”罪驱逐。六年(1801),夏粮歉收,岁饥,率饥民向康普、古刹两寨土司借粮不得,发动起义。贫农腊者布、乌恒布、别的扒等千余名断粮农民群起响应,一举拥入康普女土千总禾志明衙门及喇嘛寺,开仓将囤粮、积谷分给周围傈僳、纳西、汉、白等族群众,并击毙维西厅前往镇压之官兵近50名。后被骗至千总衙门拘禁。得乌恒布营救,杀死女土千总等数十人。被岩瓦傈僳、白、汉等族群众共推为起义首领,以岩瓦、康普为据点,提出“借粮抗官”、“分种田地”等口号。至年底,拥众4000余人,攻占维西城,进抵巨甸,继向石鼓、丽江、剑川、兰坪等地发展,聚众达万人。迎击云贵总督觉罗琅玕所率2万官兵的镇压,在石鼓红石崖及巨甸太平塘两次战役中击溃清兵进攻,击杀昭通守备鲍友信等。次年,进行大小战斗百余次,屡挫官兵。觉罗琅开悬赏万金缉拿。其妻、弟、岳母及首领赤线扒被捕。官军又以诱降和收买等办法分化义军,维西城及康普、岩瓦等据点失陷,率部退入怒江。是年冬,义军复壮大,准备袭击维西、兰坪等地。嘉庆帝先后下谕23道,加派官军团练5—6万人进行围剿。八年十月,觉罗琅玕分兵四路进攻怒江地区,乌恒布、别的扒等先后被俘杀。越十日,由于拉马洛村奴隶主向清军告密,于迤逻箐被俘,壮烈就义。

猜你喜欢

  • 哈萨克锡喇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勤杂特鄂拓克宰桑。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时,率众迎降,授内大臣。二十二年(1757),因追随噶勒藏多尔济等反清,受追击,率众千余走和落霍斯(位于今新疆乌兰乌苏西),为喀

  • 星槎胜览

    书名。明费信撰。信,字公晓,吴郡昆山(今江苏吴县,属苏州市)人。回族。永乐、宣德间(1403—1435),随郑和4次下西洋,为通事。20余年,历览忽鲁谟斯、锡兰山、古里、满剌加等20国人物风情,翻检中

  • 那燕

    ?—1549明嘉靖朝黎族农民起义首领。海南岛崖州止强村人。黎族。嘉靖二十六年(1547)冬,因崖州通判黄本静差使赵坤文等到止强等黎村强行摊派,肆意勒索畜财等物,愤而在止强、石讼等村号召黎人奋起斗争,反

  • 别乞

    蒙古语音译。又作“别”、“伯”、“毕”、“卑”。源于突厥语,意为“贵人”、“官人”。《元史语解》卷8:“伯克,回回官名”。唐代汉译“匐”,近代音译“伯克”。《元朝秘史》释作“官名”,据《秘史》,在蒙古

  • 必里公万户

    详见“止贡万户”(290页)。

  • 普化可汗

    见“脱脱不花”(2082页)。

  • 清真寺

    阿拉伯语“麦斯吉德”的意泽,意为“礼拜的场所”。一称礼拜寺。在中国,为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之民族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聚会和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场所。唐称“礼堂”,宋元称“清净寺”、“真教寺”,元末

  • 乌饭

    壮、布依族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广西、贵州等地。为阴历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重大节日中的供品和食品。制法:将枫树叶或枫树皮捣碎,晒半干,放入水中煮,取其汁泡米,再把米蒸熟;或将半干的枫树叶放入

  • 释仁贞

    渤海王国官员(一说为僧人,名仁贞,冠以释)。唐元和九年(日本弘仁五年,814),随王孝廉等赴日告定王大元瑜丧,任录事。次年正月,同受日天皇宴迎、赐官位。五月,返回途中遇逆风,延至第三年始归渤海。工诗,

  • 俺答汗受封规矩条约

    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处理明蒙关系的法规。原名《俺答初受顺义王封立下规矩条约》,简称《规矩条约》。隆庆五年(1571)三月,明穆宗诏封俺答汗为“顺义王”。五月,在明朝官员参加下,俺答汗召集蒙古右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