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德荫堂集

德荫堂集

书名。清阿克敦撰。全书14卷。成书于乾隆朝。内容多为有关清史的著述。惟卷13《初使准噶尔奏》,卷14《再使准噶尔奏》为作者于雍正十二年(1734)、乾隆三年(1738)先后两次往伊犁会见噶尔丹策零的疏报。是研究清中叶准噶尔部与清朝政府关系的第一手资料。书中附有作者“奉使西域诗”,为其两次出使沿途咏唱,对了解准噶尔的风情民俗也有一定帮助。

猜你喜欢

  • 阿巴哈纳尔左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部。牧地在西林河(今锡林郭勒)畔,约当今锡林浩特市(原阿巴哈纳尔旗)。元属上都路,明为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住地,至诺密特默克图,始名所部日阿巴哈纳尔。役

  • 噶厦

    藏语音译,意为“发布命令的机关”。旧译“噶厦公所”或“噶沙公所”,即原西藏地方政府。清乾隆十六年(1751),※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乱被平定后,清廷废除原封郡王、贝子辨理藏事的制度,改设噶厦,由※噶伦(

  • 萧守兴

    见“萧思温”(1997页)。

  • 和阗直隶州

    清代新疆州名。光绪九年(1883)置。治所在今新疆和田县所在地。辖于阗(今新疆于田)、洛甫2县。管领村庄129处及5驿站。隶喀什噶尔道。1913年改为县。人口7.8万余人,其中大多数为维吾尔族,少数为

  • 贞惠公主墓志碑

    渤海第三世王大钦茂次女墓碑名。1949年出土于吉林省敦化县南5公里之六顶山,现藏吉林省博物馆,《渤海史稿》、《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附录其全文。碑文记述公主一生行状。对研究渤海早期历史,特别是渤海文化受

  • 侬存福

    亦作侬全福。北宋广源州壮族首领。广南西路广源州侬峒人。史称广源州蛮(壮族先民)。傥犹州知州,其弟存禄知万涯州,妻弟侬当道知武勒州。宝元(1038—1040)初年,杀存禄及当道,并其地,建立长其国,自尊

  • 拜云

    参见“初云”(1172页)。

  • 其木哈尔

    科尔沁草原蒙古族牧民的传统庆丰节。蒙古语音译,意为劁骟、阉割。是牧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活动。每年五月上旬,春季接羔结束,天气转暖,是骟公羊的好时机,当地蒙古族牧民选择一个鸡日或马日(按干支计算)进

  • 帕尔吉

    蒙古族牧民喜爱的游戏用具之一。流行于内蒙古巴林草原等地。用贻贝制成,玩时要有棋盘和棋子,人数不限,可有2人,也可分成人数相等的数组进行,以投撒帕尔吉来观其正反两面的数字,来确定棋子在棋盘上的行走步数,

  • 完颜衮

    ?—1153金宗室、大臣。本名梧桐。女真族。完颜氏。辽王※完颜宗干子,※海陵王弟。皇统七年(1147),为左副点检,转都点检。九年(1149),为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县南白城)牧,改左宣徽使。海陵王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