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张秀眉

张秀眉

约1822—1872

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首领。贵州台拱厅(今台江)仰冈寨人。苗族。家贫苦,靠当雇工为生。咸丰(1851—1861)初,遭灾荒,粮食歉收,官府限以白银抵交军粮,苗民无力交纳,至以掘祖坟取敛银充之,不交者。押入狱,愤官府横暴,于咸丰五年(1855)三月,与包大度、张开格、李鸿基、潘老冒等在台拱掌梅尼歃血盟誓,聚众起义,攻台拱厅城,打死州吏吴复,要求减免粮款,并攻击各处清军汛堡。九月,攻克丹江(今雷山)厅城。六年,占领台拱、黄平、清江(今剑河)、清平(今凯里)等厅、县。联合侗族余正纪起义军攻古州(今榕江)厅域;与都匀苗族※柳天成起义军攻都匀城。历3年,控制黔东南大部分地区。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组织起义军实行休整与生产相结合,且耕且战。将没收土司、地主、屯军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配合贵州各族农民起义军抗击清军的进剿。同治七年(1868),清廷调集贵州、湖南、四川、广西等省官兵在席宝田统帅下镇压起义军。九年,清军攻占台拱、丹江、清平。遂与杨大六、包大度等退守雷公山。十一年(1872),起义首领先后战死或被俘。四月,与杨大六在乌东与席宝田部激战,被俘,械至长沙就义。苗族人民怀念其英雄事迹,有《十八年反政》、《英雄张秀眉》等歌诗流传民间。

猜你喜欢

  • 阿史那元爽

    唐朝突厥族将领。※阿史那弥射子,※阿史那元庆弟。显庆二年(657),随父出南道,与伊丽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联军征西突厥阿史那贺鲁,贺鲁兵败奔石国,受命与萧嗣业率兵穷追,虏贺鲁归。以后事迹不详。

  • 土总旗

    官名。总旗系明代千户所的低级军官,在百户之下。明清在青海、甘肃等少数民族地区,授投诚之当地头目任此职,令其谨守疆土,约束土民,服从征调,为武职小土官。准世袭。

  • 速古儿赤

    元朝蒙古官名。又译“速古而赤”、“舒库尔齐”。掌服御事者。《元史·兵志》:“掌内府尚供衣服者,曰速古儿赤。”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文宗天历(1328—1330)初,置奉御24员,其中

  • 忽汗城

    渤海国王城。清文献亦作“辉罕城”。故址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城西南渤海镇东京城。亦为唐置忽汗州都督府、渤海上京龙泉府治所。王城原在“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唐天宝(742—756)中,渤海王大钦茂

  • 六马抗暴起义

    布依族人民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武装起义。贵州关岭县六马区(今属镇宁)位于北盘江中游,地处关岭、镇宁、贞丰、紫云、望谟等县的交界处,为布依族聚居区。1935年中共红军长征时路过此地,给布依族人民留下深刻印象

  • 班麻思结

    明代罕东部人。奄章(一作安扎)之子,幼居沙州(今甘肃敦煌)。洪熙元年(1425),从明军征讨曲先部有功,未获赏。宣德七年(1432),陈前功于朝,授罕东卫指挥使,获赏赉,仍居沙州。十年(1435),进

  • 奄利大水

    即“掩㴲水”(2037页)。

  • 南诏日东王

    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被吐蕃册封之号,一说自称之号。见“异牟寻”(932页)。

  • 曹宗寿

    ?—1014宋时归义军节度使。一作曹寿。咸平五年(1002)继任。自称敦煌王。同年,被宋封为归义军节度使。赐“竭诚奉化功臣”号。屡朝贡于宋、辽。景德三年(1006),入贡于辽,自称沙州敦煌。大中祥符七

  • 乌古里

    见“乌古部”(3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