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吉
蒙古族牧民喜爱的游戏用具之一。流行于内蒙古巴林草原等地。用贻贝制成,玩时要有棋盘和棋子,人数不限,可有2人,也可分成人数相等的数组进行,以投撒帕尔吉来观其正反两面的数字,来确定棋子在棋盘上的行走步数,如投撒的帕尔吉正面数是6,则棋子可走六步等等。以棋盘上各方棋子多少决定胜负。蒙古玩这种游戏已有很久的历史,且有季节性,一般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到二月结束。
蒙古族牧民喜爱的游戏用具之一。流行于内蒙古巴林草原等地。用贻贝制成,玩时要有棋盘和棋子,人数不限,可有2人,也可分成人数相等的数组进行,以投撒帕尔吉来观其正反两面的数字,来确定棋子在棋盘上的行走步数,如投撒的帕尔吉正面数是6,则棋子可走六步等等。以棋盘上各方棋子多少决定胜负。蒙古玩这种游戏已有很久的历史,且有季节性,一般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到二月结束。
见“夜落纥”②(1497页)。
“胡”泛指中国古代北方和西方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这里具体指战国时赵国北邻之东胡、林胡、楼烦;“服”指这些民族所着服饰,其服上褶下裤,戴武冠,系具带,足穿靴,便于骑射;“骑射”指各族牧猎和作战的方式。赵
见“呼伦贝尔”(1390页)。
河流名。与右江流域同为壮族最集中的聚居区,故常以左、右江代表壮族地区。源于今广西靖西丽江,自靖西流入越南北境,复东流入广西龙州水口圩,在龙州上金纳明江后称左江,经龙州、崇左、扶绥,至邕宁宋村(亦称合江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博巴或博日、博米。因地区不同,又称康巴(西康康区)、安多哇(甘青地区,又称多麦巴)、嘉绒哇(四川阿坝藏区)等。分布在西藏、甘、青、川、滇5省。解放后分布在一个自治区、9个自治州、
见“拓跋云”(1354页)。
※黑水羌迁居关中渭北一带者的简称。参见“黑水羌”(2227页)。
明代马市贸易图卷。作者不详。绘制于万历(1573—1620)年间。隆庆五年(1571),东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达成封王、通贡、互市协议,先后在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宁夏、甘肃等地开设
明代蒙古朵颜卫首领。亦译作董狐狸。成吉思汗部将,※者勒篾(折里麦、济拉玛)后裔,朵颜卫都督※花当曾孙,※革兰台第五子。受明封指挥佥事。居哈剌兀素(在今辽宁大凌河上游建昌附近)。嘉靖二十七年(1548)
渤海族人。大武艺为王时(719—737)入唐,居幽州(治今北京市城区西南)。后为唐朔方将,以战功赐姓李,更名嘉庆。子李怀光,亦仕唐,以战功累官至太尉、朔方节度使,后因叛逆伏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