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宇文神举

宇文神举

532—579

北周大臣。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宇文泰族子。高祖普陵(一作晋陵)、曾祖求男、祖金殿、父显和,皆世代仕魏并显达。神举幼孤,及长,仪貌魁梧,志略英赡。宇文毓(557—560年在位)继位初年,任中侍上士,随侍左右。武帝保定元年(561),晋爵长广县公,邑2300户。历都督、大都督、车骑大将军、右宫伯中大夫,进爵清河郡公。建德元年(572),迁京兆尹。越2年,出为熊州刺史。以治政有威名,为北齐人所惧。五年(576),以拔北齐陆浑等5城,从宇文邕东征,平并州,授并州刺史,加开府仪同大将军。寻,改封武德郡公,进柱国大将军。继迁东平郡公,食邑6900户。宣政元年(578),转司武上大夫。受命率兵镇压夺幽州卢昌期起义,降服稽胡义军,驱内犯突厥兵,改授并州总管。大成元年(579),宇文赟继位,以声名显赫为宣帝所忌,被毒死,享年48岁。生平善辞令、工骑射、喜经史、多谋略、礼贤士,莅职为官,每著声绩,深为时人所重。是北国一位有重要影响的官吏。

猜你喜欢

  • 宣抚司知事

    官名。元代设置,为宣抚使属员。掌管案牍及管辖吏员,为宣抚司经历的副手。明代授任土官,秩正九品。参见“宣抚使”(1746页)

  • 外差

    藏语“其差”的意译。※内差的对称。泛指旧时西藏人民依附于各农奴主、被分予少量分地的农奴,向原西藏地方政府支付的一部分负担。包括兵差和普通外差两种。前者指向封建政府所服兵役。后者主要指农奴按照政府开具的

  • 卡班拜

    见“卡班巴伊”(547页)。

  • 巴汗俄尔札萨克旗

    见“和硕特东上旗”(1451页)。

  • 协邦木

    藏语音译。※封地文书(萨兴噶登)之一种。指原西藏地方政府时代,由达赖喇嘛或摄政盖印颁发的、写明某地或某领主产权及应负担和应减免差役、租赋的文诰。参见“萨兴噶登”(2010页)。

  • 纳汝

    部分纳西族的自称。“纳”意为“大”、“黑”;“汝”意为“人”或“族”。他称“摩梭”。主要分布在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边、盐源等县。详见纳西族(1269页)。

  • 祁静一

    1656—1719清代中国伊斯兰教嘎的林耶派传人。大拱北门宦之创始人。经名西俩里,道号“格买忍的尼”(阿拉伯语“月亮之光”之意)。甘肃河州八坊小西关(今属临夏市)人。回族。幼孤,由祖母抚养。7岁入清真

  • 宝得阿勒巴

    蒙古语音译,“宝得”意为“大牲畜”,“阿勒巴”意为“赋税”。蒙古僧俗封建主向属下牧民征收的一种赋税。征收标准是以出计入,而不是量入为出。将牧民应支纳赋税的各种牲畜,按一定数量和价格折算成若干纳税单位※

  • 大都尉

    匈奴官名。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时始置,分左右。为单于十大重要辅臣之一。位在左右大将之下,左右大当户之上。其号世袭,各有分地。左大都尉驻匈奴东部,右大都尉驻西部。分别统军,指挥作战,为匈

  • 讬尔和札萨克旗

    见“土尔扈特西旗”(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