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

?—677

唐代铁勒族契苾部著名将领。先辈世为契苾部首领。契苾部易勿施莫贺可汗※契苾歌楞孙,莫贺咄特勒※契苾葛之子。父卒,袭位,时年9岁,号大俟利发。贞观六年(632),与母率部众6千余户附唐,置于甘、凉州间(今甘肃西北),就地置贺兰州,封其弟契苾沙门为刺史,其母为姑臧夫人。后受召入朝,授左领军将军。八年,随凉州都督李大亮征吐谷浑。次年,会战于赤水川(今青海兴海县东南黄河西岸唐乃亥一带),追至突伦川(今新疆且末西),大败吐谷浑可汗伏允,毁其牙帐,俘其妻子而归。以功受诏宿卫北门,检校屯营事,尚临洮县主。十四年(640),以葱山道副大总管与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同率突厥、契苾数万骑伐高昌,平之。十六年(642),受命巡抚旧部、返里省亲。逢契苾部部分首领欲投薛延陀,被挟执至薛延陀首领夷男牙帐。严辞拒绝招降,誓忠唐朝,佩刀东向长安明志:“岂有大唐烈士,受辱蕃庭,天地日月,愿知我心!”(《旧唐书》卷109)并割耳以示不屈。太宗闻悉,以允薛延陀和亲,迎其回京,授右骁卫大将军。十九年(645),任前军总管随太宗征高丽,督战白崖城(今辽阳东北),胜十数倍于己之敌。次年,任昆丘道行军大总管,与阿史那社尔率铁勒13部兵10万讨龟兹,俘龟兹王。二十三年(649),太宗逝世,与阿史那社尔一起,请依本族俗,杀身殉葬,为高宗劝止。永徽二年(651),以弓月道行军大总管统兵8万,讨平西突厥阿史那贺鲁。显庆二年(657),升左骁卫大将军,封郕国公。龙朔元年(661),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征高丽,因漠北铁勒诸部发生骚动,以铁勒道安抚大使,前往漠北,安辑诸部,漠北遂平,擒叶护、特勤等200余人归。乾封元年(666),乘高丽泉盖苏文死,众子争权,又以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征高丽,虏高丽王还,授镇军大将军、行左卫大将军,徙封凉国公,领右羽林军。仪凤二年(667)卒,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陪葬昭陵。

猜你喜欢

  • 皋捩鸡

    五代后晋君主※石敬瑭之父。又作石绍雍。一说其先世本西域石国胡人。后随沙陀朱耶氏自甘州入居灵武,故又称为西突厥别部沙陀人。一说本卫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汉衰,关辅乱,子孙流落西裔,故也称其先为西夷。

  • 阿尔思兰汗

    又译阿昔兰、阿儿厮兰、阿思兰。①突厥语音译,意为“狮子王”。为高昌回鹘及喀喇汗王朝可汗早期的称号。 ②哈剌鲁(葛逻禄)部首领。名不详。统治海押立(巴尔喀什湖东南,科帕尔附近)等地。其父为西辽所逼,服毒

  • 渤州

    渤海王国置。为上京龙泉府所统3州之一。领县仅知有一,曰贡珍。州治故址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郊南城子(或说在该省宁安县城北)。辽灭渤海后废(一说辽东京道之渤州,系天显三年辽迁其民于辽东地袭用原州名置;或说

  • 樊察

    见“凡察”(129页)。

  • 济度

    1632—1660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郑亲王※济尔哈朗次子。顺治八年(1651),封多罗简郡王,兄富尔敦卒后封世子。九年,参与议政。十一年(1654)底,授定远大将军,同贝子务达海、都统噶达浑

  • 耶律琮

    见“耶律合住”(1310页)。

  • 叮冷

    傣语音译,意为“门户”。明清以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一种按户向封建王朝均摊负担的单位。应征负担计有“正项”、“条偏”、“火耗”、“解费”、“蔗门”、“硬巴”、“接驾”等。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各项担负,仍沿

  • 纳黑失只罕

    ?—1417※东察合台汗国第七代汗。《明史》称别失八里王。蒙古族。※沙迷查干汗之子。1415年,被※朵豁刺惕部※异密※忽歹达拥之为汗。与明朝互有使臣聘问。1416年,明廷赐以玺书、金织文绮、盔甲弓刀等

  • 女奚烈守愚

    ?—1215金大臣。本名胡里改门,字仲晦。真定府路(治今河北正定县)吾直克猛安人。女真族,女奚烈氏。明昌二年(1191)进士,调深泽主簿,治有政绩,历迁怀仁令、临沂令。时金在黄河以北及山东一带括地,规

  • 打牲乌拉城

    地名。简称乌拉。位于今吉林省西北部。清顺治初年设城。城在松花江东。城周15里,4门。内有小城,周2里,东西各1门。中有土台,高8尺,周百步,为清代较早设城之一。旧为乌拉贝勒布占泰所居。康熙四十二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