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夷离堇

夷离堇

契丹语官名。又作夷离巾、移里堇。一说源于突厥语“俟斤”;一说可溯于匈奴语“奥鞬”。《辽史·国语解》称:“夷离堇,统军事大官。”一说,此职为军事首领,以领兵作战为主要职责;一说,是对部族首领(包括氏族首领)的一种普遍称呼;一说, “夷离堇,犹中国刺史。” (《契丹国志》卷24)是职产生于契丹开国前,※遥辇氏部落联盟时,“阻午可汗知宗室雅里之贤,命为夷离堇”(《辽史》卷61)为其首见。时雅里为部落联盟中最强大的※迭剌部的首领,实掌部落联盟军政要权,并“掌刑辟”,拥司法权。是职由本部望族※世选,就任时还依就任可汗例行※再生礼与※柴册仪。※耶律阿保机在开国前夕即任迭剌部夷离堇,“专征讨”,依据实力,称帝建国。建国后,各部夷离堇由朝廷选任,唐天祐四年(907),阿保机称帝,即“以从弟迭栗底为迭烈府(部)夷离堇。”天赞元年(922),分迭剌部为二院,各置其职,又将它部夷离堇改称令稳。会同元年(938),辽太宗升北、南二院及乙室部夷离堇为大王。统和十四年(996),辽圣宗改诸部令稳为节度使。辽时曾授女真详稳为本部夷离堇。金时沿设此职,《金史·百官志》有“诸移里堇司”,各置“移里堇一员,从八品,分掌部族村寨事。”

猜你喜欢

  • 耶律履

    即“移剌履”(2066页)。

  • 巴图

    ?—1655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初任牛录章京。崇德六年(1641),随军围锦州,破明经略洪承畴骑兵,又败宁远兵。顺治元年(1644),随军入山海关镇压农民起义军,追击庆都县,败之。二年正月,同固山

  • 噶丹巴·玛本索南杰波

    西藏噶丹巴族先民。又称米琼屯结。藏族。生于拉萨上游的林地。14世纪末15世纪初人。出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大臣噶尔东赞家族,父噶德桑波在元代蔡巴万户长哀嘎多吉手下为官,后为帕竹政权乃溪卡宗本之侍从,旋任拉

  • 倒老

    见“都老”(1813页)。

  • 阙利啜碑

    突厥文碑铭。1912年波兰学者阔特维奇在蒙古国乌兰巴托附近之伊赫·和硕特地方发现。故又称伊赫·和硕特碑。碑今仍存发现地。碑文刻在石碑四边,共29行,残破颇甚。约建于唐开元九年(721)左右。碑主为暾欲

  • 各吉八合

    ?—1429明代云南永宁土官。纳西族(一说普米族)。永宁土知州卜都各吉子。建文年间 (1399—1402),父卒,袭知州职。永乐三年(1405)十二月,率香罗、革甸、瓦鲁之、剌次和等4处西番(今普米族

  • 安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延祐二年(1315),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子兀都思不花受封。

  • 殊象寺

    黄帽派喇嘛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郊普陀宗乘庙之西。乾隆三十九年(1774)建。规制仿山西五台山同名寺庙。山门前有石狮,门殿内有护法神哼、哈二将。寺门后有钟鼓楼、天王殿。继进为会乘殿。供观世音、文殊、普贤

  • 纥豆陵毅

    见“窦毅”(2409页)。

  • 差非

    亦作赛斐。满语音译,汉称木匙或木匕。东北满族及其他民族所普遍使用的一种食具。《三朝北盟会编》卷4有金代女真人使用此食具的记载。长约4寸,上锐下丰,削木而成,燎以火,曲其柄,佩于带上,用以代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