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应
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长和国国王恭惠帝郑隆亶年号。927—928,凡2年。一说仅927年一年。
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长和国国王恭惠帝郑隆亶年号。927—928,凡2年。一说仅927年一年。
渤海国王室后裔。初仕东丹国。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保宁十一年,979)六月,宋太宗灭北汉,由晋阳(故址为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西古城)移兵幽州(治今北京市城区西南)伐辽,他率小校李勋等16人,部众300骑
清末伊斯兰教写经家、阿拉伯文书法家。天津人。回族。生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精通《古兰经》及阿拉伯文、波斯文、与当时著名写经家※万景和交深,切磋书法,并常为天津各寺书丹匾额。尤善攒棉为笔,
官名。清沿袭历代王府制于宗室王府、公主府设此以综理府事。亲王、郡王府长史,授文职正三品;固伦公主府长史,授武职正三品虚衔,和硕公主府长史,授武职正四品虚衔,均兼副内管领,食六品单俸,戴孔雀翎。其制以长
见“恩萨·索南乔郎”(1871页)。
为阿拉伯、波斯等伊斯兰教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一种历法。又称希吉来历。我国信仰伊斯兰教各族在从事宗教活动时,亦使用此历。我国旧称伊斯兰教为“回回教”,故称其历为“回回历”。622年9月20日,伊斯兰教创始
藏传佛教名词术语。《元史·释老传》载: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有曰笼哥儿,华言风轮也。”藏语Hlung khor,意为“风轮”,举行法事时,书写经咒于布,制成圆筒,中贯以轴,插于屋
1685—1763清宗室。满洲镶白旗人。爱新觉罗氏。康熙第十二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封贝子。屡从帝巡幸。五十六年(1717),署内务府总管。寻掌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务。六十年(1721
宋代黎州(治今四川汉源县北清溪镇)山后两林百蛮都王、都鬼主,又称山后两林三十七部落王。属乌蛮。大中祥符九年(1016),遣使朝贡。天禧二年(1018),遣将军卑热等150人贡良马、大象、犀、娑罗毯等。
书名。近人张维(字鸿汀,甘肃临洮人)编撰,民国十五年(1926),陇右乐善书局印行。正文20卷、附表3卷、序录1卷、卷首有刘尔炘序。卷1—2为帝纪(伏羲氏、女娲氏等);卷3—18为列传(孔门三子、臣工
卫拉特蒙古旧婚俗之一。蒙古语,意谓请喇嘛念经。卫拉特蒙古人订婚后,若举行婚礼,按规定都要请喇嘛念经,并拿羊胛骨拜天地。为表示答谢,新娘要在帷帐内向喇嘛磕头。但念经喇嘛不能参加婚礼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