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壮侗语族

壮侗语族

又称侗台(侗泰)语族或黔台语族。汉藏语系语族之一。包括壮傣、侗水、黎、仡央4个语支。壮傣语支又称台语支,包括分布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和海南省的壮语、布依语、傣语和临高语。在国外有泰国、老挝、缅甸,越南和印度境内的泰语、老挝语、掸语、岱语、侬语、土语、坎提语和已经消亡的阿含语等。侗水语支包括侗语、水语、仫佬语、毛难语、拉珈语、僙话和莫话等。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黎语支包括黎语和村话。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仡央语支包括仡佬语、拉基语、普标语、布央语、耶容语、木佬语等,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部分地区,与其他3个语支差别较大。壮侗语族现代语言的主要特点是:每个音节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声调有舒声调和促声调两类,舒声调一般有6个调类,促声调一般有两个调类,8个调类分别和汉语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调类一致。仡央语支与其他3个语支的调类不大一致。有带先喉塞音声母?b、?d等。壮傣语支除了有这类声母外,壮语和泰语还有pl、kl等复辅音声母。部分元音分长短。词汇中单音节词占多数。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有丰富的量词,典型的量词除计量外还有两种作用,一是标明事物的类别,二是代替统摄的名词,接受各类实词或词组的修饰。名词的修饰语,除数量词外,都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数词、量词修饰名词的词序,各语支不大一致。壮傣语支内的西南组是名词在量词的前面,中部组和北方组是名词在量词的前面,数词“一”在最后,其它数词在量词前面。如:泰、傣“树棵一、树五棵”;壮、布依、侬“棵树一、两棵树”。侗水语支除毛难语与壮语相同外,是数词在量词前面,名词在最后。黎语支的黎语也使用这种语序。如:侗、水、仫佬“一棵树、五棵树。”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在谓语的前面,宾语在动词谓语的后面,补语在宾语的后面。国内外语言学界,对壮侗语的系属有不同看法。如美国学者白保罗(P·K·本尼迪克特)等认为壮侗语和苗瑶语在发生学上与印尼语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同属澳泰语系。

猜你喜欢

  • 公哥儿监藏班藏卜

    1310—1358元代乌思藏高僧。顺帝帝师。出身于萨加款氏家族。其两兄曾先后任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顺帝、明宗,文宗六朝帝师,权势极盛。其受封镇国公、国师。至顺三年(1332)至大都(今北京)。元统元

  • 素泰伊勒登

    ?—1703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噶尔玛孙,札萨克亲王善巴族弟。初隶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驻牧翁古布尔哈台。康熙二十七年(1688),率众归清,赐牧四子部

  • 大青山骑兵支队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党组织根据1938年11月2日《中共中央关于绥蒙工作的决定》所建立的一支骑兵队伍。配以游击战中缴获的战马,及向群众购买马匹、鞍具,训练新兵,掌握骑兵作战技术,建立骑兵支队。当时以绥中、

  • 硕达勒达

    即“水达达”(424页)。

  • 长牌

    契丹符契。上圆下方,形如方响,上方有孔,穿绳。镀金,缕刻契丹大字“”(意“敕走马”)。在南司内收掌。每遇下五京等处取索财物,及进南朝物品,以此牌信带腰间为凭。

  • 卓哩克图诺延

    见“扯力克”(1054页)。

  • 步大汗萨

    东魏、北齐将领。又作步六汗萨、步汗萨。代郡西部(一作太安狄那)人。匈奴破六韩氏(韩氏)。魏金门、化正二郡太守步大汗荣孙,龙骧将军步大汗居子。北魏正光(520—525)末,值六镇起义,率家南下奔尔朱荣,

  • 洪钧

    1839—1893清朝大臣、史学家。江苏吴县人,字陶士、号文卿。同治(1862—1874)年间中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出督湖北学政,历典陕西、山东乡试,继迁侍读,视学江西。光绪七年(1881)任内阁

  • 葛蛮军

    见“新添葛蛮安抚司”(2381页)。

  • 大金寺

    四川甘孜地区※霍尔13寺之一。建于明末清初。寺址初建于甘孜绒坝岔打伙沟,康熙元年(1662)昂燃杰迁寺于让来塘。自康熙(1662—1722)年间始,在西藏地方政府及达赖喇嘛操纵下,势力不断扩大,占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