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圣武记

圣武记

书名。清魏源撰。道光二十二年(1842)成书并刊行。二十四年(1844)、二十六年(1846)重订。14卷。前十卷为纪事本末体。卷一:开国龙兴记一、二、三、四、五;卷二:康熙戡定三藩记上、下;卷三:国朝绥服蒙古记一、二、三,康熙亲征准噶尔记、雍正两征厄鲁特记;卷四:乾隆荡平准部记、乾隆戡定回疆记、乾隆绥服西属国记、乾隆新疆后事记、道光重定回疆记、道光回疆善后记;卷五:国朝抚绥西藏记上、下,西藏后记,乾隆征廓尔喀记;卷六:国朝俄罗斯盟聘记、俄罗斯附记等;卷七:雍正西南夷改流记上、下、乾隆初定金川土司记、乾隆再定金川土司记、国朝甘肃再征叛回记、乾隆湖贵征苗记、道光湖粤平瑶记;卷八、九、十是有关各地农民起义记载,是作者阐述清初建国,定鼎北京,绥服漠南、漠北蒙古,平定三藩、准噶尔部贵族、大小和卓木、张格尔等之乱,及经略金川、西藏、哈萨克、布鲁特(今柯尔克孜),镇压回族、苗族、瑶族和各地农民起义等史实。后四卷是作者对有关军事问题的议论。凡练兵之方,治军之法,筹饷之道,应对之策,皆所论列。除以上两部分外,还穿插着其使用重要史料之附录。是书取材极富,除经书、正史、实录、方略、地方志及私家著作外,还有亲自采访的传说。是有清一代第一部以专题私撰清代历史的著作。其中尤以对蒙古各部及中亚地区各族的研究篇幅最多。为研究清代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藏族、苗族、瑶族,以及中国西南地区各族与清朝政府关系的重要参考书。因取材不尽为第一手资料,且在论述过程中,完全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讹误屡有所见,使用时需慎重。

猜你喜欢

  • 土家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湖南西部的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大庸、吉首、花垣,湖北西南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五峰、长阳,四川东南部的酉阳、秀山、黔江、石柱、彭水,贵州

  • 希基莫

    达斡尔族的传统食品之一。稷子米的一种。达斡尔语音译,达斡尔族旧时吃的稷子米,将稷子加工成米有两种方法,此为其一,即将稷子直接碾磨而成。与另一种经蒸过的稷子米“敖斯莫”不同,有粘性,除作干饭外,还可作糕

  • 元符河湟之役

    元符年间北宋进攻河湟唃厮啰政权的战争。元祐八年(1093)十月,宋哲宗亲政,次年4月改元绍圣,以示“绍述”(继承)神宗复河湟取西夏之遗志,遂以应接初立之吐蕃王子溪巴温和抚慰邈川(今青海乐都)附宋诸部首

  • 雪不台

    见“速不台”(1840页)。

  • 麦匝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西南境。二十七年(1394),明廷更定番国入朝礼仪时,将其列为全国可按定例朝贡的30长官司之一。永乐十二年(1414),与松潘地

  • 嘎古

    解放前京族的一种社会组织。由村内名望高的长者组成。负责推选※翁村(村长),处理“翁村”遗留事务。拥有一定经济实权,可对部分公田山林行使支配权。参见“翁村”(1895页)。

  • 第二次绥远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重要战役之一。1948年8月,为配合东北野战军发动辽沈战役,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由华北野战军组织第二次绥远战役。9月24日至27日,华北野战军先后攻占丰镇、集宁、凉城、和林、清水河、卓资

  • 武川厅

    旧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西部大青山区。明为蒙古西土默特牧场。清隶山西归绥道。光绪二十九年(1903)以其北境翁滚置,寄治归化城。1912年改县。产莜麦及马铃薯等,畜产、野生植物资源亦富。

  • 布隆

    僜语音译。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僜人停放死者尸体的祭坛。起源于鬼魂崇拜。人死,临时在房屋附近搭盖,竹木结构,状如伞。四周插黑、白、红三色旗幡,内挂死者生前衣饰,供食品。若为男子并要挂一牛头骨。置死者于内,

  • 丹巴达杰

    1771—1834清代青海夏琼寺高僧。藏族。出生于尖扎日兰地方之阿嘉家族。由赤·阿旺却丹确认其为自己伯父之转世。于夏琼寺和色拉寺结扎仓求学,获林赛学位。聆听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之教诲。任护理华曲寺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