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舍
①官名。原为土官兄弟子侄等人的称谓,后渐变为官称。有自称为土舍者,有由土官降职改授或土目因功升迁者,多由官府颁给印信、号纸或委牌,亦有不颁给印信、号纸的。无职衔品级。云南阿邦乡土舍陶顺祖,原为土守备,降职改授;曼车乡土舍刀冈,原为土目,因功升授。四川雷波黄螂土舍国保,千万贯土舍安保、杨继武(以功赏给土千户执照),均未颁给印信号纸。 ②古代东北挹娄人居住的土穴。《三国志·挹娄传》载,挹娄“处山林之间,常穴居,大家深九梯,以多为好”。
①官名。原为土官兄弟子侄等人的称谓,后渐变为官称。有自称为土舍者,有由土官降职改授或土目因功升迁者,多由官府颁给印信、号纸或委牌,亦有不颁给印信、号纸的。无职衔品级。云南阿邦乡土舍陶顺祖,原为土守备,降职改授;曼车乡土舍刀冈,原为土目,因功升授。四川雷波黄螂土舍国保,千万贯土舍安保、杨继武(以功赏给土千户执照),均未颁给印信号纸。 ②古代东北挹娄人居住的土穴。《三国志·挹娄传》载,挹娄“处山林之间,常穴居,大家深九梯,以多为好”。
古关隘名。唐开元二十九年(741,一作二十七年)南诏主皮逻阁自蒙舍川迁治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旧县城南太和村)后,建此关(遗址在今大理旧城北70里之上关)和龙尾关(遗址在今大理市下关),筑寨堡,置兵戌守
?—3087晋代铁弗匈奴首领。《北史》作诰汁爰。一名训兜。南单于之苗裔,右贤王(《北史》、《魏书》作左贤王)※去卑之子。居新兴郡虑虒县(故址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之北。武帝泰始八年(272),北部帅※刘
藏语音译。见“谿堆”(2599页)。
参见“满罕木士”(2391页)。
部分彝族的自称。原为村寨所在地名。后演变为部落、支系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墨江、普洱、凤庆、云、景谷、景东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见“松桃县”(1295页)。
西夏崇宗朝大将。党项人。仁多洗忠兄。大安十年(1084)其叔仁多㖫丁战死,代统其军。官卓罗监军司监军,总领西南部族。与权相梁乙逋不睦。天仪治平二年(1087)两度被乙逋派遣攻宋镇戎军(今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百姓给土司官寨支应的一种差役名。主要有背水、扫地、放牧、短程背运、传呼口信等,在中司官的指挥下,由寨首率当差百姓,每次每寨出7至9人,服役10天,1年3次。
?—87东汉时疏勒王。原名榆勒。疏勒王※成兄子。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叔成为龟兹王建攻杀,龟兹左侯兜题任疏勒王。次年,汉军司马班超西进疏勒,废黜亲附匈奴之兜题,立其为王。十八年(公元75年),与班
元代古碑。在云南大理城西约1公里的苍山中和峰下。元大德八年(1304),平章政事也速答儿建言所立。碑面由上下两截黑色青石相接而成,竖于石龟(实为赑屃)背上,高4.44米,宽1.65米,额题篆书《世祖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