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噶岱默特

噶岱默特

?—1775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又译噶达默特。乌什人。初为拜城阿奇木伯克,隶准噶尔。乾隆二十一年(1756),因惧布拉呢敦、霍集占加害,赴伊犁投清军。次年,从定边将军成衮札布征阿睦尔撒纳。寻又以三品总管随靖逆将军雅尔哈善讨霍集占。清军克库车后,随军赴阿克苏、乌什。及抵叶尔羌(今莎车),闻定边将军兆惠被围于喀喇乌苏(黑水),复奔阿克苏请援。继领兵五百驰救和田。擢一等侍卫,授拜城伯克。二十四年(1759)夏,统兵尾击霍集占,封公品级。越一年,进京朝觐,授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伯克。二十七年(1762),偕诸伯克倡设义仓,输谷千石以济贫,获赏。二十九年(1764),以揭发阿卜都喇依木潜通浩罕事,受嘉奖。次年,遣车里克齐擒乌什起义领袖赖和木图拉赴浩罕求援之使者巴布敦,获世袭罔替。卒,长子阿布都喇璊袭职。

猜你喜欢

  • 抽分

    金、元时赋敛形式之一。指对某些物品征收一定比例的实物税。元代诸种物品抽分的比例各不相同:(1)牲畜。太宗元年(1229)规定蒙古牧民有马牛羊及百者,分别输牝马一、牸牛一、羒羊一。成宗大德八年(1304

  • 晶河

    ①清代新疆河名。见《西域水道记》等书。西蒙古语“晶”为“蒸甑”之意。即今新疆精河。源出天山,三源合而北流,经安阜城(今精河县城)西,北入布勒哈齐池(今艾比湖)。 ②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

  • 东胜右卫故城遗址

    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为洪武年间(1368—1398)就黄河西南岸隋唐胜州遗址所筑之城。是控制黄河流域的一个重要据点。明代筑城时,选胜州遗址西北角为城址,城较小,周约2公里。由于是用灰土夯筑,现

  • 嘛呢会

    旧时内蒙古喀喇沁旗一带蒙古族的一种佛事活动。每年秋后农闲时,各户都要念一天嘛呢。一般是50岁以上的老人集聚在一家,请一位精通蒙文或藏文经卷的年高德劭的老人,称为“嘛呢巴格希”,在屋内西北角供佛、燃香,

  • 史继先墓志

    全名唐颍国公史继先墓志。唐徐浩撰文并行书,建中元年(780)八月撰成。墓志已佚,唯宋人赵明诚《金石录》尚存引数句。史继先系唐朝将领,突厥阿史那氏。后突厥可汗默啜孙。开元四年(716)投唐,授左金吾大将

  • 耶律庶成

    辽代中期学者。字喜隐。小字陈六。契丹族。皇族季父房之后,检校太师耶律吴九子。史载其幼好学,书过目不忘。通习契丹文、汉文。于诗尤工。兴宗朝入仕,重熙(1032—1055)初补牌印郎君,累迁枢密直学士。曾

  • 月即别

    ①古族名。今乌兹别克族在元、明时的译称。13世纪初居里海附近。语言属突厥语族,其体质为突厥、蒙古、伊兰三种血统的混合。14世纪上半期钦察汗国(金帐汗国)月即别汗(1313—1341年在位)统治时期,国

  • 新傈僳文

    我国傈僳族使用的一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主要通行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傈僳族原有一种以印刷体的大写拉丁字母及其变体正反颠倒的拼音文字,即老傈僳文,主要通行于宗教界。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傈僳语

  • 归顺州

    唐代纳抚※契丹所置州名。原为※弹汗州,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窟哥率众附唐,唐以※纥便部而置是州,隶※松漠都督府。唐玄宗开元四年(716),更为归顺州(一说析其中部分新为

  • 迈里古思

    元末官员。唐兀人,字善卿。幼家贫,侨居松江,从师通诗、易二经,授徒养母。善谐谑,多与名士交游。至正十四年(1354)进士,授绍兴路录事司达鲁花赤(镇守官),继任江南行台镇抚,募民组织果毅军,守护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