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鲁瓦嘉木措
明末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东科尔呼图克图三世。生于巴尔康的它库山。万历十五年(1587),东科尔呼图克图二世允天嘉木措圆寂后,被认定为其转世灵童,迎至东科尔坐床。二十二年(1594),赴蒙古火落赤部,由俺答汗后裔供养。后卫拉特蒙古与喀尔喀蒙古间发生冲突时,他从中调解成功,被邀请去卫拉特。卫拉特各部首领皆送一子为僧,从其学经,和硕特首领※拜巴噶斯以义子为僧,即著名的※咱雅班第达。后去前藏朝见达赖喇嘛。52岁于青海圆寂。
明末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东科尔呼图克图三世。生于巴尔康的它库山。万历十五年(1587),东科尔呼图克图二世允天嘉木措圆寂后,被认定为其转世灵童,迎至东科尔坐床。二十二年(1594),赴蒙古火落赤部,由俺答汗后裔供养。后卫拉特蒙古与喀尔喀蒙古间发生冲突时,他从中调解成功,被邀请去卫拉特。卫拉特各部首领皆送一子为僧,从其学经,和硕特首领※拜巴噶斯以义子为僧,即著名的※咱雅班第达。后去前藏朝见达赖喇嘛。52岁于青海圆寂。
西藏珞巴族苏龙为奴隶主所服徭役之一。珞巴语苏龙方言音译,“恨”意为“树草”、“庄稼”,“基”意为“砍伐”、“收割”。专指服农业开耕、收割的人役。由男女各投役若干天。期间由主人供食。收割季节需向主人赠送
地名。在今河北博野县境。北魏孝昌二年(526),河北地区起义首领葛荣(一说原系鲜卑贺葛氏),在此以轻骑掩击北魏章武王元融,大挫魏军,遂自称天子,号曰齐国,建元广安。
见“忽汗河”(1487页)。
撒拉语音译,意为“兄弟”、“本家子”。撒拉族历史上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近亲组织。因血缘关系亲疏程度不同,又分真阿格乃、近阿格乃、远阿格乃。流行于青海、甘肃等地。由兄弟结婚分居后的2至20多户不等
官名。明代所置京卫、外卫指挥使司设有指挥同知,低于指挥使,秩从三品。在少数民族地区亦以此名义授当地首领,赐给印记、诰命、冠带、准世袭。令其守卫疆土,安抚土民,依例朝贡,服从征调,不纳租赋。清沿明制,在
清官署名。见“西布特哈”(701页)。
见“耶律马五”(1307页)。
书名。编年纪事本末类史书。南宋徐梦莘撰。250卷。成书于绍熙五年(1194)。记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对金和战事,故名。梦莘(1126—1207)字商老,临江军清江县(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
即“朵儿班”(840页)。
参见“昂仁”(1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