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迷的布尔
见“哈迷的不儿”(1643页)。
见“哈迷的不儿”(1643页)。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史称其族“多勇健”(《晋书·北狄·匈奴传》)。晋代,屡聚众反抗朝廷。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所设。《满洲源流考》作呼济河卫,并说清代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南300里有呼济河。
即“赀”(1863页)。
见“佟佳江”(1095页)。
云南怒江地区傈僳族民间传统习俗。春节(盍什)期间,人们携带年食、行李从各自村寨聚集到有温泉的地方,搭起帐篷,住上3至7天,每天在温泉中洗浴,有的一日洗浴五六次之多。认为只有如此反复洗浴,才能消除疾病,
古族名。亦作“白人”或“僰人”,元明时对西爨白蛮后裔的称呼。李京《云南志略》云:“白人为白爨,罗罗(今彝族)为黑爨。主要分布在中庆(今大理白族自治州)、永昌(今保山地区)一带。今白族为其后裔。
510—528北魏皇帝。515—528年在位。鲜卑元氏(拓跋氏)。宣武帝※元恪次子,母胡氏安定临泾人,司徒胡国珍之女。延昌元年(512),立为皇太子。四年(515),父卒,即位,以年幼,由母灵太后临朝
即“默啜”(2551页)。
西夏碑刻。西夏仁宗乾祐七年(1176)建于甘州(今甘肃张掖市)城西10里黑水河桥。碑高1.15米,宽0.70米。碑文两面,阳面汉文,楷书13行,行30字;阴面藏文,楷书21列。碑文记述仁宗李仁孝为黑水
见“乞伏国仁”(1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