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

哈尼族经营水稻耕作的方式。云南不少山地民族都能开垦梯田,但所垦台数之多、技术之精,首推红河南岸的哈尼族,并别具特色。史载,明初为鼓励农垦,对于率众开荒、扩大耕地的头人,曾授予土官职务。清嘉庆《临安府志·土司志》描绘其耕作情景:“依山麓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蹑坎而登,有石梯蹬,名曰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彴(卷槽),数里不绝。”选择土质好、水源充沛而向阳的坡地开田。田埂从下而上堆砌,因黏土掺和石块填筑,再精心抿挫,使其整齐牢固,不漏水,不溃决。水源多引自山巅,沟渠自山顶而下,依次灌溉,节约用水。耕作较精细。产量较高。民间流传着:“翻犁冬田不过年,来年谷子堆成山”,“三犁三耙才下种,田平泥化才插秧”、“三年一换种,不栽白水秧”等生产经验的谚语。

猜你喜欢

  • 丁吉牙

    见“定结”(1527页)。

  • 咬丁

    见“麻达”(2097页)。

  • 雷公山

    山名。清代又称牛皮箐。位于贵州省东南苗岭山脉。海拔2179公尺。重山叠嶂,绵亘二三百里。北倚丹江(今雷山县北),南接古州(今榕江),西连都匀、八寨(今丹寨),东达清江(今剑河)、台拱(今台江)。山中危

  • 赶乌墩

    见“乌墩”(331页)。

  • 撒合辇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黧黑”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完颜撒合辇,※纥石烈志宁亦名撒合辇。此词后被满语所承袭,汉译“萨哈良”。

  • 恩龄

    ?—1866清中叶官员。满洲正红旗人。姓哈达瓜尔佳氏,字楚湘、述园、知园。由兵部笔帖式历官淮安府知府,升淮阳兵备道兼理河务。道光二十三年(1843),因病回旗。著有《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家谱》和《知

  • 黑瑶

    见“青裤瑶”(1280页)。

  • 文海杂类

    见“文海”(386页)。

  • 杨飞龙

    晋代仇池氐人首领。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百顷氐王※杨千万之孙,前仇池国君主※杨茂搜养父。后袭氐王爵。至晋武帝时(265—290),势渐强盛,受晋封为假平西将军(一作假征西将军),还居略阳(

  • 阿浪

    明万历年间布依族苗族起义首领之一。参见“阿伦”(1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