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旗
清代札萨克旗之一。清廷以哈密维吾尔族人所设的旗分。康熙三十五年(1696),哈密达尔汉伯克额贝都拉,向清廷上表请求内附,以期摆脱准噶尔统治者的压制。在此前后,曾屡次对清抒诚效力,打击噶尔丹扩张势力。三十六年,圣祖玄烨应其请,授以札萨克职,赐给红纛、敕书、印绶及银币,并授其子郭帕为协理台吉。翌年,清廷遣官赴哈密编旗设佐领。官制与蒙古各部诸札萨克旗同。雍乾(1723—1795)间,额贝都拉之孙额敏、曾孙玉素卜,对新疆的统一都作出贡献。该札萨克(旗长)曾累封至和硕亲王。
清代札萨克旗之一。清廷以哈密维吾尔族人所设的旗分。康熙三十五年(1696),哈密达尔汉伯克额贝都拉,向清廷上表请求内附,以期摆脱准噶尔统治者的压制。在此前后,曾屡次对清抒诚效力,打击噶尔丹扩张势力。三十六年,圣祖玄烨应其请,授以札萨克职,赐给红纛、敕书、印绶及银币,并授其子郭帕为协理台吉。翌年,清廷遣官赴哈密编旗设佐领。官制与蒙古各部诸札萨克旗同。雍乾(1723—1795)间,额贝都拉之孙额敏、曾孙玉素卜,对新疆的统一都作出贡献。该札萨克(旗长)曾累封至和硕亲王。
?—1402东察合台汗国第三代汗。《明史》称别失八里王。蒙古族。※秃黑鲁帖木儿汗幼子,1365年,※朵豁剌惕部※异密※哈马鲁丁屠杀秃黑鲁帖木儿汗后裔时,被朵豁剌惕部异密忽歹达之母救出,幸免于难,先后隐
唐代江南西道道州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汉代称※零陵蛮或※长沙蛮。※槃瓠蛮后裔。因境内有僚人杂居,又有道州僚之称。分布在今湖南南部新田、道县、宁远、江永、江华等地。唐中和(881—885)年间,
北魏、西魏宗室。字庆乐。鲜卑元氏(拓跋氏)。广陵王※元羽子。性粗率,好鹰犬。北魏孝明帝(515—528年在位)初,任通直散骑常侍、北中郎将。出为冠军将军、荆州刺史,转征虏将军、齐州刺史。又为征东将军、
?—1865或1867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鄂栋氏。嘉庆间,任三等侍卫。道光六年(1826),同巡抚武隆阿镇压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回部”起事。后历任总兵、提督、绥远将军。咸丰三年(1853),赴
见“诺雷部”(1953页)。
见“莎车”(1827页)。
见“伊屠於间鞮单于”(813页)。
见“缚喝”(2416页)。
有关土司制度之论著。1篇。清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别字伏庵,号鹿洲,福建漳浦人,汉族)撰。内容首论改土归流之必要,同时披露土司对土民实行“一年四小派、三年一大派”的残酷剥削。为研究西南少
①隋代许国皇帝宇文化及年号。618—619年,凡2年。 ②于阗国王李圣天年号。963—966年,凡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