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和珅

和珅

1750—1799

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字致斋。生员出身。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20,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始进仕途。因聪敏,颇有才干和善奉承,获乾隆帝赏识。由三等侍卫屡擢至总管内务府大臣、步军统领、监督崇文门税务,总管行营事务。四十五年(1780),擢户部尚书,并由乾隆帝赐其子名丰绅殷德, “指为十公主之额驸”,结为儿女亲家。四十六年,为钦差大臣,同大学士阿桂、领侍卫内大臣海兰察镇压苏四十三领导的甘肃撒拉族、回族人民起义。升文华殿大学士。曾建立一套秘密的专门为乾隆帝敛财的议罪银制度。出纳帝命,对外使亦然。嘉庆元年(1796),调任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后管理刑部。二年,与其平列军机的大学士阿桂死,升为首辅。三年,“襄赞机宜,承旨书谕”,加恩晋封一等公。前后柄权达20年。任内,专擅骄恣,曾以太上皇名义发布敕旨,网罗亲信,排斥异己,目无嘉庆帝,贪黩营私,以办理军务自肥,任意克扣军饷,滥杀无辜,贻误军国。四年,为科道诸臣弹劾,以罪20被赐死。同年,查抄家产,清单总计83号,仅26号清单计合价银2亿多两,总计赃款当不下8亿两,是历史上少见的贪官,故当时民谚谓:“和痀跌倒,嘉庆吃饱”。

猜你喜欢

  • 麦良

    宋末元初云南丽江摩娑大酋长。又名阿琮阿良、阿良。麦宗(牟保阿琮)之子。宋理宗宝祐元年(元宪宗三年,1253),蒙古忽必烈(元世祖)总兵分三路南征大理时,不战而降,至金沙江边(剌巴江口)迎接蒙古军,表示

  • 绛曲约

    又名尊者绛曲约。吐蕃达磨赞普八世孙,扎西拉德第三子。曾派译师贾尊珠僧格及纳措促陈杰哇携16秤黄金赴印度,于宋庆历二年(1042)迎请印度著名佛学家阿底峡来吐蕃广传显密佛学。在阿里普兰区之托林寺会见阿底

  • 河西字

    元代对西夏文的称呼。西夏所创记录党项族语言的文字,称蕃书、蕃字或蕃文,后世称为西夏文。元代仍流传使用。因西夏已灭亡,其故地在黄河以西,故改称此。

  • ??

    独木舟名。原俗称威乎、威弧、威忽等,此为近代文献记载中所造的形声结构的会意词。我国东北赫哲诸民族滨水各部落使用的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制法:截取粗直树干,中凿空而成。长可2丈,宽或容膝。头尖尾锐、形同一

  • 厄鲁

    云南纳西族土司占有的自营地。具有封建庄园性质。为土司世代相袭职田,收入专供土司署内各项开支。由所属内※责卡等级农奴耕种,土司设专人指挥和监督生产。实行轮作休耕,产量不高。

  • 首领

    ①指某种群体、集团为首的人。史籍中对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的领导者,皆称首领。②西夏军队职官。受将佐管领。有大首领、正首领、副首领、小首领等职。多以部族酋首担任,授铜印。

  • 堆穷

    藏语音译,又作宁穷、娘穷,意“小户”、“贫弱户”。此称元代已有。西藏民改前,因劳力弱未被农奴主分予“差岗地”,较※差巴地位更低的一个社会等级。其中一部分仍被固着在所属农奴主的领地内,被分予少量※工资地

  • 酩腮

    见“中书”(292页)。

  • 归化不术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是辽太宗耶律德光※永兴宫下之一抹里。

  • 七姓蛮

    见“板楯蛮”(12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