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鲁碗群牧所
见“诸抹”(1951页)。
见“诸抹”(1951页)。
古族名。今四川西部、中部的古代居民。《华阳国志·蜀志》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即《
1327—1379元末明初诗人、教育家。字子中。江西进贤人。回回人。先世西域人,为簪缨显贵之家。祖父官江西,遂定居。幼年,师事江西学者夏溥、毛元庆等研习儒学,喜谈兵书,热衷仕途;五举不第,于泰定元年(
?—1804清朝将领。陕西长安(今西安市)人。回族。乾隆二十七年(1762)武举。翌年获武进士,授三等侍卫。三十三年(1768),任山东武定营游击。三十七年升德州营参将。三十九年(1774),参予镇压
契丹语,意“提认天子”。一作“列阿骨蜡”。辽道宗清宁四年(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宋吏王易使契丹,时遇契丹行※柴册礼,见“九人假作戎主,不许别人知觉”,“分投各入一帐”,“每帐前有契丹大人一员,各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西宁卫,居今青海湟源以西。洪武十三年(1380),归附明朝。永乐六年(1408),甘肃总兵左都督何福奏称申藏簇人梗化,命都指挥李达领兵进剿。七年,行在兵科左给事中禋峻等劾奏陕西都指挥
清乾隆年间撒拉族、回族联合反清起义。又称“苏四十三事件”。是时吏治败坏,贪污成风,循化地区连年歉收,人民生活极端贫困。民族矛盾、阶级斗争日趋尖锐,加之乾隆二十六年(1761)以来,撒拉族内部伊斯兰教新
?—1690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由侍卫累官内大臣。康熙十六年(1677),奉命同一等侍卫塞呼礼等往查长白山形势及清室祖先发祥地,以酌定祀典。由盛京至吉林乌喇地方,最后达长白山。返京后,奏报勘察详情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额伊瑚卫。永乐四年(1406)三月,女真首领例罗等21人来朝,明廷以其居地置卫,命例罗为指挥同知,余为千百户镇抚。正统十年(1445)十二月,卫指挥奴答曾入京朝贡。治
?—1399明代云南麓川傣族首领。又作思伦发。元末云南平缅宣慰使※思可法之孙。洪武十四年(1381),其弟麓川主思瓦法统兵攻南甸,其部属达鲁方等遂拥立其为主。十五年,明军入云南、进取大理、金齿,惧,遂
见“蒲类海”(23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