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卡什刻

卡什刻

赫哲族男子传统衣服的一种。赫哲语音译,意为“狍皮大衣”。亦作“卡日其卡”。今内蒙古、黑龙江境内的鄂温克、鄂伦春和赫哲等族过去皆穿狍皮大衣,然各族称呼不一,制作也稍有差异。赫哲族以5—6张狍皮制作,长过膝盖,有“对襟”和“偏襟”两种。以长毛皮制冬装,春夏秋装以短毛或去毛的皮制作,夏装前后有开禊。襟口染有黑色云纹。以狍皮缝成圆绳打结作扣,后也有用小铜扣和扁扣的。有的也以鹿皮制作,但鹿难捕得,穿者极少。进入20世纪,输入赫哲族地区的布匹增多,然直到60年代,它尚未被棉大衣代替。这一时期也有少数户制其出售。

猜你喜欢

  • 左抵教

    云南小乘佛教四大教派之一。主要流行于云南德宏一带。相传由缅甸芒海人窄拉于300年前创建;另说发源于德昂族。多为“汝波”、“别烈”支系的德昂族信奉,部分阿昌族、傣族、布朗族、佤族亦信此教。其佛教戒律极严

  • 延初

    前秦末主苻崇年号。394年,凡1年。

  • 蒙格西送火

    羌族神话故事之一。流传于今四川汶川县雁门乡。神话叙述太古之世,人神未分。羌人女首领阿勿巴吉与天上火神蒙格西相爱成亲,生子名燃比娃。后由于天上恶神喝都作祟,施以魔法,使天昏地暗,大地出现第一次冬天,白雪

  • 斡纳拨

    见“斡纳阿剌”(2427页)。

  • 阿勒迪额儿

    蒙古国时期乞儿吉思首领。又译阿里替也儿、按迪也儿。13世纪初游牧于谦河(今叶尼塞河上游)流域。元太祖二年(1207),接受成吉思汗使者按弹、不兀剌招降,与※也迪亦纳勒等遣亦里克帖木儿等使臣献白海青、白

  • 宁洱县

    县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建置,治所在今普洱宁洱镇。由普洱府分治,隶普洱府。辖境包括普藤、西双版纳之勐旺、整董、勐乌、乌德(勐乌、乌德后为法国殖民者侵占),后废。

  • 沸水化腊

    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僜人神判方法之一。于村外一洁净处立三石灶,上置一口大铜锅,盛满清水。由男童将水烧沸后,巫师把一端粘有蜂腊的木棍伸入水中搅动,若蜂腊融化,判定原告有理,被告无理,反之判被告理直、原告理

  • 拉布克台吉

    见“兀慎打儿罕剌布台吉”(113页)。

  • 清稗类钞

    类书名。近人徐珂(浙江杭州人,字仲可)辑。48册(卷)。采各家文集、笔记数百种及报章等有关清朝掌故、轶事汇集而成,对典制、名物、轶事略有考证。分时令、地理、外藩、外交、礼制、度支、教育、战争、吏治、种

  • 土们江

    见“图们江”(14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