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十三条质疑

十三条质疑

内蒙古伊克昭盟七旗王公反对外蒙古“独立”的檄文。1911年,沙俄策动外蒙古封建主宣布“独立”,遭到蒙古族各阶层的普遍反对。伊盟盟长阿拉宾巴雅尔、副盟长阿拉坦呼雅克图,拒绝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伪政府的诱惑和胁迫,于农历十一月二十日在郡王旗召开全盟七旗札萨克和仕官会议,一致决定抵制外蒙古“独立”,并决定由郡王旗协理台吉贡都札布起草复文,提出《十三条质疑》,认为外蒙古王公名为独立,实质投靠沙俄。明确指出:“独立之国,必须兵力、财力足以自保”,“若练数十万之兵,饷糈将由何出?”“治国之道,必得贤才”,并尖锐指出“俄人涎我利权”,“俄本贪心无厌,能否保无特别要求?”最后表明“我蒙二百年来即为中华领土,环球各国共见共闻。”文件真实地记录了伊克昭盟王公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反对“独立”的立场。

猜你喜欢

  • 科罗

    见“乙息记可汗”(5页)。

  • 详温

    见“详稳”(1536页)。

  • 阿剌罕

    1233—1281元朝大将。又译阿里罕。蒙古札剌儿氏。※也柳干子。袭父职,为诸翼蒙古军马都元帅。宪宗九年(1259),随忽必烈围宋鄂州(今武昌)。世祖中统二年(1261)从帝大败叛王阿里不哥于昔木土脑

  • 四朗坚参

    噶厦驻瞻对地方官员。藏族。清同治七年(1865)任仔仲。光绪三年(1877)补放七品朗茹营官。四年升任六品仑宗营官。五年升补五品商上卓尼尔。十七年(1891),晋升四品小堪布。二十八年(1902),驻

  • 长安城

    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位于陕西省渭河平原中部、渭河之南、秦岭以北。 ①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渭水南岸,地势险要,历史悠久。早从公元前1162年起,先后有不少王朝在此建都。西汉高帝七年(前200),自栎阳迁

  • 内喀尔喀

    见“内五鄂托克喀尔喀” (310页)。

  • 丹吉林

    西藏拉萨“四大林”(藏语“林”,汉意为“洲”,转意为“寺”。即“四大寺”)之一。又名阐宗寺。在拉萨市内。为西藏摄政第穆呼图克图驻锡之所。宗教上隶属哲蚌寺罗赛林扎仓,为黄教寺院。其第六、第八、第九世第穆

  • 大钦茂

    ?—793渤海国第三世王。武王※大武艺嫡子。唐开元二十五年(737),父死,以长兄大都利行早卒,继王位。次年,改年号“大兴”。受唐封渤海郡王,仍嗣为左骁卫大将军(一作金吾大将军)、忽汗州都督。即位后,

  • 仆古

    见“仆骨”(318页)。

  • 略太

    珞巴族苏龙部落方言音译,旧时巫术名称。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以南的珞瑜地方。由于某种原因双方结下不解之仇时,为达到暗中伤害对方的目的,一方便设法收集对方身上的头发、指甲、破衣服布片、饰物及脚踩过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