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刀竿节

刀竿节

云南怒江等地傈僳族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夏历二月初八举行,历时一天。届时在广场上竖起两根20-30尺高的树干,两树干间用36把锋利的长刀扎成刀梯,刀刃向上,谓之“刀竿”。上刀竿前一天晚上,广场中央燃起四堆熊熊燃烧的篝火,5名剽悍而又灵巧的成年男子赤脚表演“跳火海”,在火堆中来回跳跃翻滚,激起无数火星在其身边脚下飞舞。接着用双手捧起通红的火球,先飞快地在脸上“擦洗”一下,然后在手上翻动揉搓。上刀竿开始,跳火海的5名勇士身穿大红袍,头缠红布包头,赤脚走至刀竿下,围着刀杆边歌边舞,各自将一杯白酒一饮而尽。接着鱼贯爬上刀梯,双手紧握刀面,双脚掌踩在刀刃上。爬到刀竿顶后又从另一面返回地面。上刀竿前后,前来观看的群众还要举行对歌、跳舞、荡秋千等活动,为节日增添浓郁的气氛。相传其节源于明代,当时外敌入侵云南边境,兵部尚书王骥奉命率兵征讨,依靠当地傈僳族人民团结战斗,很快取得胜利。班师回朝途中,于二月初八日被奸佞所害。为纪念反侵略的英烈,傈僳人民以跳火海、上刀竿来表示保卫祖国,反对入侵的决心。

猜你喜欢

  • 乙干氏

    见“乙旃氏”(4页)。

  • 崧蕃

    ?—1905清朝大臣。满洲镶蓝旗人。姓瓜尔佳氏。咸丰五年(1855)举人。十一年,以襄办大婚典礼,赏戴花翎。光绪六年(1880),署四川按察使。十年(1884),因才识闳通,条理精密,受四川总督丁宝桢

  • 十三翼之战

    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战役之一。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铁木真被蒙古乞颜各部推举为汗,势力渐盛,为诸部所不容。札答阑部首领札木合忌之,双方联盟关系破裂,以其弟绐察儿抢掠铁木

  • 长水胡骑

    汉代匈奴骑兵。又称北军胡骑。汉朝将归附的匈奴人编为骑队,称“胡骑”,驻长水(今陕西蓝田县西北)者,称“长水胡骑”,受长水校尉统领。常受遣出征,神爵元年(前61),曾随赵充国击西羌。参见“长水胡”(36

  • 川黔滇苗文

    苗语川黔滇次方言文字,简称川黔滇苗文,是建国后为苗族新创的3种文字之一。川黔滇苗文方案是本着尽量与汉语拼音方案汇通的原则而设计的。是以贵州省毕节县小哨苗族乡大南山寨的语音为标准音的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文字

  • 蒙文指要

    书名。清蒙古学者赛尚阿编纂。共四册。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印。第一、二册,为满蒙汉对译词典,称“蒙文晰义”;第三册称“蒙文法程”,即语法正字法;第四册包括“更定便览讹字”、“续编讹字”、“便览遗字

  • 大辽事迹

    书名。今佚,作者、卷数不详。金时,高丽所进。从书名推测应为辽人著作。《辽史·兵卫志下》谓“又得高丽《大辽事迹》,载东境戍兵,以备高丽、女直等国,见其守国规模,布置简要,举一可知三边矣。”《辽史·历象志

  • 耶律昭

    辽皇族。字述宁。契丹族。仲父房之后。史载其博学,善属文。现存《答萧挞凛书》,后世论者以为雅健有西汉晁贾之风。圣宗时,统和年间,因兄耶律国留杀奴获罪,受株连,贬西北部。西北路招讨使萧挞凛爱其才,召之门下

  • 萨龙田

    清代诗人。字肇珊,号燕南。福建闽县(今闽侯县,属福州市)人。回族。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曾官芜湖,后应观察杨雪椒聘往湖南为其幕僚。遨游于洞庭、衡岳之间。工诗,作品古朴清新。著有《湖南吟草》1卷。

  • 也孙帖额

    见“叶孙脱”(5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