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灵应王
金代对长白山山神所加的封号。大定十二年(1172),金廷以长白山为“兴王之地”,以此爵号封山神,并在山北建庙宇。十五年(1175)三月,遣使、副使各1员,诣会宁府,向此山备礼致祭。礼用三献,如祭狱镇。其服章爵号列公侯之上。自是,每岁降香,命有司春秋二仲择日致祭。至明昌四年(1193),改封“开天弘圣帝”。
金代对长白山山神所加的封号。大定十二年(1172),金廷以长白山为“兴王之地”,以此爵号封山神,并在山北建庙宇。十五年(1175)三月,遣使、副使各1员,诣会宁府,向此山备礼致祭。礼用三献,如祭狱镇。其服章爵号列公侯之上。自是,每岁降香,命有司春秋二仲择日致祭。至明昌四年(1193),改封“开天弘圣帝”。
辽代官名。辽北面部族官中小部族石烈下有“令稳”之职,转入蒙语作“领忽”,又译“领昆”、“宁昆”。成吉思汗五世族祖察剌孩即有此称。时蒙古部与契丹为邻,役属于辽,故有是称。日本学者那珂通世认为是汉语“令公
269—333十六国时期辽东地方政权首领。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字弈洛瓌。鲜卑单于慕容涉归之子。晋太康四年(283),父死,弟耐(又作删)篡立,虑被害,避祸出走。六年(285),被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西宁卫。其地在今青海贵德境。永乐六年(1408),首领锁南监藏入朝贡马,赐以钞、币、袭衣等。宣德十年(1435),其地荒歉,西宁卫发官仓给与谷种。后,依明例屡入朝贡马以获取回赐。
见“哈喇忽剌”(1642页)。
怒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福贡县怒族对巫师的一种称呼。过去当地怒族人认为这种人不仅能给人驱鬼治病,还能到阴界去把失去的魂魄招回来,但也能摄取人的灵魂致死。所以有些人对他们敬而远之,甚至发生过驱逐和杀害他们
行政区划名。清光绪年间改叙永厅置。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明为叙州府。清顺治(1644—1661)初,因明制,析永宁卫隶贵州威宁府。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卫为县。雍正五年(1727),厅地并入县,改
见“阙利啜碑”(2386页)。
苗疆古迹。位于湖南凤凰县城西25公里处。唐垂拱三年(687)建。原名渭阳城,后改凤凰营。民国二年(1913),改称黄丝桥古城。城为青石结构。东西长153米,南北宽190米,呈长方形。外墙高5.6米,内
①即翟氏,高车六种之一。春秋时赤狄(或赤翟)之裔,以族名为氏。魏晋南北朝时期多居中原河北、山西、河南等地,因入居内地既久,故史籍常称其为丁零。见于《晋书》者有中山丁零翟鼠、翟斌、翟檀、翟辽、翟钊、翟真
宋朝边将。党项羌族。延州金明(今陕西安塞县)人。※李继周子。仕宋,官殿直,诏管勾部族事。宋天禧四年(1020),任金明县都监,会党项李德明属部宥州羌腊儿劫掠延州熟户门嵬族,率兵击之,斩腊儿,夺马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