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

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

元明土司名。《元史》称八百媳妇国,名景迈,或兰那。泰定四年(1327),以其地置蒙庆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以土官招南通为都元帅,以刀练为元帅。至顺二年(1331),改为八百等处宣慰使司。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遣使入贡。永乐二年(1404),分其地为二,设八百大甸与八百者乃宣慰使司,以土官刀招你为八百者乃宣慰使,其弟刀招散为八百大甸宣慰使。八百者乃不久废,仍为八百大甸宣慰司,朝贡不绝。嘉靖(1522—1566)间,其地为缅所侵,宣慰避居景线,名小八百,自是对明朝贡遂绝。缅酋莽应里以其弟莽应龙居景迈城(今泰国清迈)。万历十五年(1587),八百大甸上书请恢复,不报。《明史·土司传》记其境域:“东至车里,南至波勒,西至大古剌与缅邻,北至孟艮。”八百大甸在今泰国清迈一带,八百者乃在今泰国景莱一带。

猜你喜欢

  • 王禅

    ?—1328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晋王※甘麻剌孙,※松山之子。延祐七年(1320),封云南王,出镇其地。泰定元年(1324)。晋封梁王,食邑益阳州6.5万户。三年,受命与武宁王彻彻秃镇抚北军,整饬

  • 永因记比

    壮语音译,意为“投石记年”。旧时壮族民间记年法。流行于广西环江、凤山、隆林等山区。其法:婴儿初生,即取竹筒一具,每当月圆,知为一月,即投一颗小石子入竹筒中,封其口;满一年,打开封口,取出小石,改投一颗

  • 独乐寺

    俗称大佛寺。契丹时期重建的著名佛寺。位于今天津蓟县城西西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时期无考,建筑学专家梁思成以为“至迟亦在唐初。”(《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现存主要建筑山门与观音阁为辽

  • 色珠伦卫

    见“札木哈卫”(434页)、“写猪洛卫”(425页)。

  • 见“可汗”。

  • 和硕温恪公主

    1687—1709清公主。满族。爱新觉罗氏。圣祖※玄烨第十三女。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七月,下嫁蒙古翁牛特右旗杜棱郡王仓津。康熙帝亲赐手书的“淑慎尔仪”匾牌和“三星共照驸马府,五

  • 司州

    古州名。①汉之司隶校尉部通称为司州。晋武帝(265—290年在位)始置州,治所在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领三郡。州境跨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部分地区。怀帝永嘉(307—313)后废。②北魏天兴(39

  • 巴笃礼

    见“巴笃理”(411页)。

  • 维西

    地名。即今云南维西县。地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峡谷。唐吐蕃铁桥节度使地。宋为大理所辖。元为丽江路地。明属丽江府。清初,首领木氏降吴三桂,吴割其地赠达赖喇嘛,始盛行黄教。雍正元年(1723),丽江改土

  • 卫藏图识

    书名。清代西藏地理志书。马揭、盛绳祖著。乾隆五十七年(1792)成书。4卷。其中有图考2卷、识略2卷。原系刻本,后有抄补本,内有“番民图”,随行记程,详载卫藏山川及风土民情。书末所附“蛮语”为学藏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