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佉卢文

佉卢文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后5世纪使用于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我国新疆的古于阗(今和田一带)和鄯善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字。18世纪首先发现于印度河流域。“佉卢”二字是源于梵文的“佉卢虱吒”一词的简称,词意有人认为是“驴唇文字”。西方学者称此文字为高附字、印度大夏字、雅利安字、驴皮书等。这种文字所记录的语言不是“佉卢语”,而是印欧语系印度一伊朗语族印度语支中的西北俗语。佉卢字来源于阿拉米字母。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波斯帝国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和旁遮普一带,阿拉米文字随着波斯文化的影响传入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等地。这些地区原来使用婆罗米字母操印度语支西北俗语的居民逐渐接受了这种新的字母体系,并用它来拼写自己的语言。最初它和阿拉米文一样是一种不标出元音的音节文字。后来为适应自己语言的特点又对其进行了改造,如用增添区别符号的办法标注元音等,从而形成了佉卢字。当然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原来在这一地区使用的婆罗米字母的影响。佉卢字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字母形式和字母数目都有所不同。据研究,阿育王时代(公元前3世纪)的佉卢文字母数目为44个。在新疆古于阗和鄯善地区使用的字母在不同的文献中数目也有差别,如《法句经》45个,鄯善文书为57个。而原来的阿拉米字母只有22个,只表达辅音,不表元音。此外,佉卢文还有合体字,行款是由右向左横写。佉卢文使用较广,大量见于货币、金属铭文、石碑、写经的桦树皮等处。古于阗文要和汉文同用于铸币,俗称“汉佉二体钱”,又叫“于阗马钱”,目前已发现300多枚。也用于翻译佛经和书写买卖契约。鄯善地区则主要用来书写王家诰敕、文契、信札和记帐等。已发现的佉卢字文物众多。除上述“于阗马钱”外,在中国境内发现和出土的佉卢字文书有近千件。这些文物和文献多流失在国外,分藏于英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和瑞典的大学和博物馆。

猜你喜欢

  • 秃满伦

    蒙古国公主。又译秃马伦。孛儿只斤氏。太祖※成吉思汗女。嫁弘吉刺部按陈之子赤窟(又作赤古)。太宗八年(1236),赐濮州(治今山东鄄城北旧城)五户丝户3万。追谥郓国公主。

  • 建昌府

    地名。南诏时置(治今四川西昌市)。战国、秦、汉初皆称“邛都”。秦曾略通五尺道,置吏。汉武帝遣司马相如往谕,设邛都县,寻罢。元鼎六年(前111),置越嶲郡,复设邛都县。三国蜀丞相诸葛亮于建兴三年(225

  • 海陵庶人

    见“完颜亮”(1145页)。

  • 黎州土百户

    清代四川境内土司名。蜀汉马岱后裔,先祖于元代世袭邛部州六番招讨使。明洪武八年(1375),置黎州长官司,以马芍德为长官,赐给印信、衣服、绮帛。十一年(1378),升长官司为安抚司,晋马芍德为安抚使。万

  • 土兀剌河

    河名。又译“土兀剌沐涟”、“秃剌河”、“秃忽剌河”、“笃列河”。即今蒙古国境内之土拉河。与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斡难河(今鄂嫩河)同被蒙古部人视为“祖宗肇基之地”。蒙古诸部统一前,克烈部北境地也达该

  • 亦怜真班

    ?—1354元朝大臣。一作懿怜真班,唐兀人。知枢密院事暗伯之子。历仕仁宗,英宗、泰定帝、文宗,宁宗和顺帝6朝,延祐至至顺年间(1314—1332),先后任翰林侍讲学士、同知通政院事、唐兀亲军都指挥使、

  • 参领

    官名。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设,初名甲喇额真(满语汉译)。其制:每300人为1牛录,5牛录为1甲喇,统领官称甲喇额真,隶属于固山额真(汉名称都统)。后金天命五年(16

  • 哥巴文

    我国纳西族曾使用过的一种音节文字。“哥巴”是纳西语“弟子”、“徒弟”的意思。因为哥巴文创制于东巴文之后,又有不少字来源于东巴文的简化形式,所以改名“哥巴”,表示以东巴文为师的意思。有的学者认为哥巴文早

  • 沮渠安周

    ?—460十六国时期北凉国君,444—460年在位。临松(治今甘肃张掖县南)卢水胡人。北凉创建者※沮渠蒙逊之子。兄沮渠牧犍在位时为乐都太守。永和七年(439),北凉为北魏所破,乐都(治今青海乐都县)遭

  • 从太山

    今长白山在南北朝至隋代的名称。古称不咸山,一作徒太山,亦称太皇山、大白山。“从太”为靺鞨语,中原人称太皇。近世研究者或说“徒”为“从”之讹,或以“徒太山”为是。有谓“太皇”之“皇”本为“白”之误。古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