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咄部
靺鞨(勿吉)著名七部之一。一作汨咄。《隋书》称其“在粟末之北”,约分布在今第二松花江北的拉林河流域(旧说在伯都讷,即今吉林省扶余县境)。隋代为七部中之大部,有“胜兵七千”。农业已有一定发展,但仍住半地穴式的房屋。隋末唐初臣属高丽,在唐与高丽战争中,助高丽作战。唐总章元年(668)高丽国亡后,其部众奔散;留居故地者,后加入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此后不见于史。
靺鞨(勿吉)著名七部之一。一作汨咄。《隋书》称其“在粟末之北”,约分布在今第二松花江北的拉林河流域(旧说在伯都讷,即今吉林省扶余县境)。隋代为七部中之大部,有“胜兵七千”。农业已有一定发展,但仍住半地穴式的房屋。隋末唐初臣属高丽,在唐与高丽战争中,助高丽作战。唐总章元年(668)高丽国亡后,其部众奔散;留居故地者,后加入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此后不见于史。
即“劝龙晟”(398页)。
见“斯古拉”(2168页)。
即“麻耳亦囊”(2099页)。
见“罗殿国”(1418页)。
见“昆都力庄兔台吉”(1410页)。
?—1716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一等公遏必隆第五子,温僖贵妃之弟。初任侍卫,兼佐领。康熙二十五年(1686),袭一等公爵,授散秩大臣。三十年(1691),擢镶黄旗蒙古都统。三十一年,调镶
见“好屯卫”(937页)。
860—890唐末将领。字崇远。西突厥别部沙陀人。祖籍陇右金城(治今甘肃兰州西北)。代北行营节度使、阴山府都督※李国昌侄,朔州刺史李德成子。少善骑射。中和二年(882),随从兄雁门节度使李克用,任奉诚
州名。唐武德五年(622)改隋临振郡置。天宝元年(742)更名延德郡。乾元元年(758)复改振州。治所在宁远县境,辖宁远、延德、吉阳、临川、落屯5县。宋开宝五年(972)改为崖州。隋唐以来汉人陆续移居
见“兀兰卫”(108页)、“兀刺卫”(109页)。